进入6月下旬,随着河北北部小麦收割的完毕,全国主产区小麦收获也基本宣告结束。由于今年夏收市场所承受的压力较往年明显偏重,“新常态”下小麦价格很是“受伤”。新麦市场购销不温不火,收购进度偏慢,价格走势分化;受新麦质量下降的影响陈麦市场购销虽然清淡,但价格暂且稳定。
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6月23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276元/吨,周比上涨4元/吨;2016年第24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35.88,周比下跌0.02%。目前主产区新麦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心态依然谨慎。不仅南方麦区小麦行情运行低迷,北方麦区小麦价格也上行缓慢,新小麦价格想上涨不容易。鉴于此,河北、山东两省小麦托市收购预案的启动条件也基本成熟。
新麦购销不温不火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各地小麦收获的基本结束,新小麦上市量在不断加大,市场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南方麦区由于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偏差,市场供需矛盾日渐凸显。尽管南方四省托市收购已启动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对市场的拉动效应低于预期,新小麦价格依然踯躅不前,上行缓慢。6月23日,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收购新麦进厂价格2340元/吨左右,山东济南地区新麦进厂价格2340元/吨左右,河南郑州地区新麦进厂价格2260-228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新麦进厂价格2100-2200元/吨,湖北地区新麦进厂价格2100元/吨左右。
相对于符合质量的小麦温和运行,质差小麦市场购销则显得更加惨淡,价格依旧处于市场的谷底。如目前苏皖地区的超标小麦价格仍集中在1600-1800元/吨,个别地区甚至徘徊于1400元/吨以下。由于今年夏收期间降雨频繁,“龙口夺粮”使得很多地区小麦质量受损严重。当前市场普遍反映,主产区除了山东、河北外,其他产区新麦品质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沦陷,品质的差异导致市场小麦价格分化明显。笔者认为,大量的低价小麦游离于市场,将会拖累小麦市场的整体行情,“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或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新小麦价格上行较为困难。
收购动力弱于往年
目前主产区新麦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从近来的收购状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心态谨慎,购销整体不温不火,收购进度较为缓慢。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5万吨,同比减少387万吨。其中11-15日收购量343万吨,同比减少193万吨;6-10日收购量114.9万吨,同比减少105万吨。
今年新小麦收购进度同比偏慢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是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偏差,不符合入库标准,大量的小麦被拒于政策性收购之外,托市收购吸纳能力受阻,收购节奏缓慢;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对小麦后市仍然看淡,收购谨慎积极性不高,市场收购对新小麦的收购动力也普遍弱于往年。
麸皮稳中小幅波动
6月份以来,国内麸皮价格总体呈现稳中小幅波动态势,前期的暴涨暴跌基本结束。6月23日,河北石家庄地区麸皮出厂价为1180-120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麸皮出厂价1180元/吨左右,河南郑州地区麸皮出厂价1200元/吨左右,江苏徐州地区麸皮出厂价1200元/吨左右,部分地区较本周初小幅涨跌。监测显示,当前加工企业生产仍以陈麦加工为主。以陈麦加工为例,目前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理论面粉加工利润为-26元/吨,山东济南地区制粉企业理论面粉加工利润为6元/吨,河南郑州地区制粉企业理论面粉加工利润为60元/吨左右。市场预计,后期随着新麦使用比例的提高,制粉加工效益或将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