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期货>正文

金银岛:【铁柱?N吧?N】去产能老生常谈 新思路焕发生机

时间:2016-07-06 18:00:02来源: 金银岛

  金银岛讯(市场分析师:勾翔宇):

  导语:钢厂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互相冲突,以及旧思路造成的同质化都成为去产能路上的阻碍。

  中国最受瞩目的宝钢和武钢两家钢企启动合并重组已半月有余,两家钢企重组后产能或成华南巨无霸,也将打破中国钢铁去产能的既有格局。以此为例,中国钢铁去产能已陆陆续续的进行了相当时间,而这段时间包括以上两家钢企轰动一时的重组仅仅能称为开端。以下小编结合当下阐述去产能的几大问题。

  首先是钢企以及城市发展的问题。在七八十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人人皆认同诸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此类道理。而这也成就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与各种重工业的蜜月期,而钢铁成为所有重工业乃至国家发展的根基。甚至地方的发展都依赖当地钢企,城市的建设与钢企的发展都保持相同的节奏。而如今你侬我侬的依赖已不在,曾经地方政府出项目,钢企接单;政府放政策,钢企享实惠的操作模式已难再试用于当下。即便排除钢铁行业本身因素,钢企与城市的融合性也已越来越差。

  翻开行业地图可以发现,我国诸多重点钢企处于城市腹地,其中不乏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此种旧格局不仅致使钢厂远离市场造成产品自身携带过多的运输成本因素,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物流、生产周期等过高的时间成本。如今多数生产企业自身已是百病缠身,难以再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后期必将推动落后钢厂从城市中搬出为今后的城市规划寻求空间。

  其次,钢厂转移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问题。不同于开篇所提的宝钢与武钢两家国有重点钢企的财大气粗,我国诸多上规模的钢企虽然也承受着生活在城市中的巨大成本及环保压力,但受限于自身财力及周边环境很难实现转向理想的新栖居地,只能向周边偏远地区寻求发展。如鞍钢迁址鲅鱼圈、青岛钢铁确定搬迁至胶南地区等等。如果在搬迁过程中产生过高的资金投入,在近几年的行情中回本是较为困难的,大量的负债甚至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得以消化。此种搬迁后遗症也正为各钢厂所困扰。

  再看利益之下的落实情况,主观去产能大战打响以来各大钢企纷纷表态,不仅淘汰了自身老旧设备而且淡季之中借势减少了库存。国务院要求“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要压减1至1.5亿吨,各产能大省纷纷签下军令状,但却难以抵挡钢价回暖的增产诱惑。今年二季度的过山车行情又引发了一波复产,让刚开始缩减的供给端又现抬头。虽当前的复产峰值难再突破,但不得不看清在利益驱使下钢企创收的迫切心态。

  最后看钢厂后期发展,目前行业产能过剩短时难以改变,在城市中过惯了好日子的钢厂下乡转移产能只是解决了规划及分布问题,行业结构性问题仍需各方进一步努力改变。后期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细化与实施,中小钢企及各种僵尸企业将成为优质钢企的盘中餐。规模以上的实力钢企将主动发起对行业的调整,兼并重组的同时收拾行业残局,跳空战略格局。

  整体看来,旧时钢企的各种推广经验造成了今天的各生产企业的同质化。相同的发展模式是传统的思维惯性和依赖,去产能的同时除了化解自身落后部分还应在发展模式上寻求突破口。互联网新时代下钢企仅仅是其中一点,若后期各生产企业仍只顾自己封闭发展终究是自毁前程。相信在阵痛之后,传统钢企必将重新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