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已颁布的数据及机构的预测,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好坏参半。整体来看,经济走稳征兆显现。平稳虽为当前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主流看法,但机构间分歧较大。笔者认为,这是经济“底部徘徊”状态的典型特征——整体平稳+方向性分歧。
从长期看,经济仍未走出“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的阶段;而从短期看,见底不回升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特征,“宏观稳、微观差”状态仍将延续;货币环境中性格局不变。在经济转型期,维持低位平稳运行将是常态。短期波动取决于投资增长状况,对投资前景的不同看法,导致机构间对经济前景预期的差异。对未来投资增长的市场预测,机构间存在的方向性分歧有所扩大;货币增速的预测分布区间虽有所缩小,但仍存在方向性分歧。整体而言,市场对能否保持当前经济增速仍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若过早转为消费型经济体,将增加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经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会经历一段“痛苦期”,原因是经济增长阶段变化带来的内在动力转换,导致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受到很多限制,当前,宽松财政政策的空间很有限——中国经济当前运行中的一大问题是债务处理,债务困境制约了刺激政策的运用。伴随经济增长的见底走稳,政策或将进入观望期。
在经济“底部徘徊”的阶段特征下,投资仍是第一增长动力。投资增长和过剩产能化解并不矛盾。东北“除锈”计划和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计划,将使我国未来3年新增6.3万亿元投资;PPP项目落地率持续提高,政府注意到了民间投资的缓慢并开始采取对策,未来投资缓慢回升可期。汇率可控状态下略贬,将增强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笔者一直认为,供给侧改革并非只是压产能、去杠杆,两者只是手段,目的是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从可行路径角度看,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当下,帕累托改进是唯一的选择。回望我国改革的历史,增量改革比较容易成功,存量改革需在“试点”基础上取得示范效应后才会大规模推开。因此,为“托底”经济,后续对民间投资的激励措施定会出台。
1月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816.4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0.1个百分点。虽然当前工业利润增速连续两个月呈微回落态势,但从趋势看,工业利润增速2015年全年为负值,2016年快速反弹转正后呈现了走稳态势。当前工业利润持续回落,主要是因为前期大宗价格低迷。企业亏损大户集中在煤炭和油气采掘行业,而伴随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这两大行业的盈利改善趋势是高度确定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济市场化程度提升,经营分化不可避免。经济底部徘徊期间,没破产才是不正常的。
随着经济底部走稳的时间延长,信心恢复的机构显著增多,尤其价格形势改善——主要体现为工业价格回升,企业经营效益好转。经济见底、效益回升,是笔者之前判断沪深股市将进入“磨底、蓄势、待扬”的基础。磨得越久,竖得越高。眼见股市已磨了一月有余,底部逐渐夯实,所以我们不妨对市场多抱一分乐观心态。
虽然近期监管层面对股市“题材”行为有所抑制,但在经历了前期的持续调整后,市场利空因素和担忧情绪已基本释放。伴随经济见底,价格形势好转等供给侧改革的逐步见效,企业效益将呈现逐步改善态势。在相对降低了的经济增速下,中性货币增速并不低,且货币存量已过分充裕。经济、效益双升将逐渐推动股市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当经济、效益边际改善趋势确立,并出现“催化剂”如RRR下调等,新一轮行情就会产生。
与此同时,债市的趋势性机会仍难显现。今年以来,信用事件频发,信用利差一如笔者预期的加大,“防雷”将贯穿全年的债市,高等级、压久期、控杠杆是现阶段债市投资的关键词。从阶段性机会角度看,信用风险利差在前期大幅回升后将企稳,甚至略有回落。依笔者的“二分法”分析框架,基准利率下降的拐点正日益临近。因此,债市短期也面临好转的机会“窗口期”。由于前期基础货币的持续负增长,为维持流通货币增长的平稳,“降准”或随时会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