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日前表示,从2014年起,我国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开始出现逆差,主导因素不是外来资本撤资,而是我国民间部门不断地扩大对外投资。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日前表示,从2014年起,我国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开始出现逆差,主导因素不是外来资本撤资,而是我国民间部门不断地扩大对外投资,布局海外。另外,一季度,我国仍吸收了411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说明境外长期资本继续看好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介绍2016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媒体提问称,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在将来一段时间,这是否会成为常态?
对此,王春英表示,从近年来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看,主要特点是经常账户顺差,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
首先,经常账户顺差是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基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原则,经常账户顺差实际上是我国持续跨境输出资本、不断累积对外债权的基础。比如,我国货物出口收到的外汇,或者对外提供服务收到的外汇,都要通过投资等方式运用到境外,这就会表现为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今年一季度顺差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6%,历史最高曾达到10%左右,目前是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
其次,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日益成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力。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集中反映民间部门的跨境资本流动,2014年二季度前后,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出现较大变化。2014年以前,除个别季度外,我国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持续顺差,尤其是2003年到2013年这11年间,外来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外汇储备也较快增长。从2014年起,我国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开始出现逆差,但主导因素不是外来资本撤资,而是我国民间部门不断地扩大对外投资,布局海外。
王春英举例称,以2016年一季度为例,一方面,我国企业和个人对外金融资产增加了1098亿,其中超过50%是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负债下降135亿美元,这有利于减少货币错配风险和降低整个社会的杠杆率。同时,我国仍吸收了411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说明境外长期资本继续看好中国。
王春英指出,从未来情况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总体仍会主要反映国内经济基本 面。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以货物贸易为主导的经常账户仍会保持顺差。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裕,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且,我国对长期资本的吸引力依然较强。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企业和个人将更加理性、合理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将引导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向着一个更加平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