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质差小麦何时迎来转机?
时间:2016-08-02 13:57:02
来源:
和讯名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布瑞克农业数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2016年新小麦集中上市已经近二个月了,据了解,今年的小麦品质整体不容乐观,从5月下旬以来小麦主产区阴雨天气频繁,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造成已成熟的小麦大量倒伏,小麦质量、产量双双下降。从质量来看,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是重灾区,包括周口、驻马店、阜阳等,芽麦、赤霉病严重,2-3成不完善粒达20-30%,这类小麦难以达到制粉要求只能流向饲料企业,山东、河北地区也出现一定受灾,主要是部分地区出现雨淋,导致小麦颜色品质下降,其中小麦容重下降,新小麦容重在760-770g/l,二等小麦占主流,而去年容重在780-800g/l,今年比去年质量下降明显。由于小麦容重下降,不完善粒增多,导致很多地区出现减产现象,河南、山东等一些地区减产10-20%,个别重灾区还高一些。从产量来看,国内小麦产量或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减产,今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量下降了4%-5%的水平。
今年新小麦的购销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由于新麦品质下降,市场主体收购略显谨慎,直接导致今年的开秤价格偏低,直到山东、河北两省托市启动之后才对质优小麦价格起到较为明显的支撑,目前来看,质优小麦受到市场主体的追捧,价格稳步温和上涨。另一方面质差小麦从上市开始就一直遭受冷遇,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四省在新麦上市初期就启动托市,但受制于小麦质量问题,大量小麦被拒于政策性收购之外,国家政策性收购数量占比大大低于往年同期。以河南为例,截至7月25日河南省累计收购小麦115.69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13亿公斤,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63.68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3.33亿公斤,平均收购价2.40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0.02元/公斤,按市场价收购52.01亿公斤(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收购10.16亿公斤,其他企业收购41.85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9.67亿公斤,市场收购均价2.23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0.12元/公斤。 下游面粉企业对芽麦拒收,因容重偏低会降低出粉率而且对面粉的筋度等指标也有所影响,加上厂家普遍开工负荷较低,对质差小麦的需求一直不温不火,导致大量质差小麦滞留在流通市场,也对新麦的整体价格形成了拖累。
据了解,受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皖鄂地区小麦质量受损严重,而等外小麦廉价滞销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徽省政府批准7月26日至8月31日在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等10个小麦主产市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安排临时收储小麦收购计划100万吨,首批启动50万吨,湖北省于7月26日正式启动2016年救灾减灾小麦专项收购,对2016年生产的不完善粒率在10%至20%之间、容重每升710克以上的小麦实施专项收购,执行期到9月30日结束,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售粮压力,保证农户的种植收益,同时将会拉升区域超标小麦市场价格重心,有利于活跃质差小麦市场购销。但由于等外小麦数量庞大,总体收购并不是很理想,“卖难”的现象在局部地区依然存在,市场仍需要对超标小麦收购在政策上给予放宽的政策。
目前下游面企对小麦的需求未有明显改善,质优小麦在企业收购价追至托市收购价水平后,价格继续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而质差小麦下游面企收购谨慎,短期或将维持现状,难有明显好转。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跌,饲料小麦替代优势减弱,这就意味着饲料厂家对未来小麦的替代作用和价格优势兴趣索然,市场交易量或将逐步下降。经过几个月的市场消化之后,预计到九月底托市收购结束,质优小麦的数量逐步减少,下游面粉企业进入旺季,质差小麦或将迎来转机,建议农户可以通过积极晾晒、筛除不完善粒等方法提高小麦品质,以满足面粉企业的收购要求,提高质差小麦的“生存率”。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布瑞克农业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陈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