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工业品价格短期延续上行趋势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2%,同比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
“CPI涨幅符合市场预期,虽然7月的强降雨天气影响了部分地区鲜菜生产和运输,但猪肉价格持续回落,其他鲜活食品价格多数也在下降。随着天气条件逐渐正常,8月CPI有望进一步走低。”宏源期货研究员郭志红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7月PPI环比由降转升,预示着工业经济有所回暖。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7月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煤炭价格涨势明显,带动了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
“去产能力度加大,减少了无效供给;大量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下游市场需求逐渐改善,工业品价格有所企稳。”连平表示,鉴于PPI同比基数逐月走低,今年下半年PPI涨幅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CPI平稳,PPI好转,也预示着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研究员相阳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将趋于中性,未来货币政策的变动将受到国内经济走势及美联储何时加息的影响。
郭志红也认为,短期内宏观调控基调将集中在促改革和宽财政上。
对于近期市场上降准预期的抬头,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降准可能会被看做调整货币政策的信号,引发对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的担忧,尤其是对人民币汇率将产生压力。当前央行在补充流动性方面已经开创了很多新手段,如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通过这种频繁操作释放流动性,完全可以代替降准。
对于未来工业品价格走势,一德研究院(博客,微博)分析师寇宁认为,目前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处于高位,企业对未来预期也较好,总体上有利于工业品价格延续反弹走势,但需求弱复苏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后市工业品价格回落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她看来,供给端调整相对充分的黑色品种价格走势会相对偏强,而供应过剩压力较大的有色品种价格走势会偏弱一些。
“短期内工业品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从中长期看,相比农产品(000061,股吧),工业品总体上仍较弱。”格林大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李永民同时表示,鉴于中国经济调结构仍未完成,振荡整理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期货市场的主基调。
连平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环境下,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动能不足,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和振荡,但不会像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年末那样持续大幅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