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升贴水”有望成锡市定价主流模式
提要
去年,全球锡价一路下行,国内锡冶炼企业亏损严重,部分冶炼企业甚至出现减产、停产现象。当前,越来越多的锡冶炼企业开始注重利用期货套保实现稳定经营,期货工具已然成为锡冶炼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好帮手”。
A 资源储量下降,锡行业前景良好
锡是一种小品种的有色金属,被形象地誉为“工业的味精”,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和较低的熔点,能与大多数金属形成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电器、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
据了解,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锡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我国的锡消费中,电子信息工业方面用锡居主导地位,占锡消费总量的50%。此外,镀锡板用锡占20%,玻璃行业用锡占10%,化工用锡占15%,其他占5%(与世界消费水平相近)。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用锡量基本每年保持在15万至16万吨,其中,锡焊料用锡量在8万吨左右,锡阳极材3万至4万吨,锡合金及其他在2万吨左右。
在日前由上期所主办、浙江期货业协会协办的“2016年第二期(锡)有色金属产业培训会”上,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虽然电子元器件集成化、微型化、精密化等新集成技术可能使得锡用量减少,但移动智能终端的崛起、无铅化、绿色锡化工以及锡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光伏、 新能源汽车、LED照明)的应用不仅能够完全抵消这一减少趋势,还能为锡需求的增长贡献较大增量。
不过,他也表示,未来电子锡焊料仍将是锡需求的最重要消费领域,电子行业的景气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锡行业需求走向。因此,电子锡焊料仍是锡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从全球锡供给来看,近10年来,世界锡储量从690万吨下降到490万吨,降幅达30%。其中,马来西亚和秘鲁的锡资源量还在加速下降,Minsur公司圣拉菲尔矿山2017年将关闭,目前没有新的大锡矿资源发现。
与此同时,中国的锡储量也在下降。相关数据显示,1996年到2010年间,我国的锡储量从212万吨下降到150万吨,降幅达到30%。目前,国内锡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广西大厂和云南个旧。
“从锡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全球的锡资源越来越少,锡的用途又有新的发现,未来锡的价格必然会大幅上升。”云南锡业股份(000960,股吧)矿产资源部副主任马振飞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锡业分会副秘书长夏振荣表示,2016—2017年,由于主要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进一步减弱和对美国加息路径的预期资金回流,欧美电子产业终端消费保持平稳。受此影响,锡价格上涨动力不足,锡价格小幅上涨,呈现振荡上升趋势。他预测,2016年锡的全年均价为110000元/吨,较去年同比增长1.6%。
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锡是典型的绿色环保金属,“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锡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B 锡价下行,冶炼企业面临生存考验
近年来,由于受到有色金属产能过剩、需求减少的双重困扰,锡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精锡产量约34.74万吨,同比减少4.6%;消费34.7万吨,同比减少3.2%。
“2015年中国锡的供应一直大于需求,价格一路下滑。”夏振荣说,这直接导致锡采选和冶炼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的锡采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7.46亿元,同比下降21.14%:规模以上的锡冶炼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35.59亿元,亏损严重。
2016年上半年,锡企业由于环保要求、价格不稳定因素导致产能利用率降低,供应减少,库存减少,同时需求持续低迷,使得价格缓步回升。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LME三月期锡平均价为16144美元/吨,较2015年下半年上涨7.1%。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锡价一路下跌,最低跌到85000元/吨左右,冶炼企业的亏损面比较大,但是今年3月份开始逐渐好转,企业的盈利现在也缓慢回升,目前锡冶炼、加工企业都是有利可图的。”云南锡业股份公司市场部期货套保经理叶永生说。
不过,夏振荣认为,因供应减少导致的锡的价格上涨不具有持续性。“供应短缺是短暂的,一旦锡价超过12万/吨,进口锡矿和国产锡矿的供应马上会跟上来。”夏振荣说。比如,2016年印尼的洪水灾害和锡锭进出口政策管制曾使得印尼的出口量非常低,但随着价格的上涨和各项政策的落地,印尼的出口从2016年4月份开始逐步恢复正常。
另外,缅甸出口到中国的锡精矿量上半年超过了25.4万吨(实物量),含锡金属量约为2.1万吨,弥补了印尼出口的减少。“缅甸锡矿的生产成本相对国内来说要低一些,一年4万吨左右的进口量,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马振飞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云南锡业属于国企,他们的包袱相对来说比较重,再加工环保成本在锡开采中的成本越来越高,虽然云锡矿山的成本处于行业低位,但到了集团层面其成本就高了。
为了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云南锡业积极向产业链延伸,真正做到“吃干榨净”。近年来,他们已经将锡的深加工列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不断加以实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据云锡化工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云锡化工的产能为2.6万吨/年,主要生产的锡化工产品有无机和有机两大系列,共计30多个规格品种。他称,目前云锡化工已经成为云锡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其中,2015年实现净利润8100万元,较2004年增长10.07倍。
C 辅经营,期货工具不离手
除了积极向产业链深处要利润之外,云南锡业还找来期货工具这个“好帮手”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同时降低经营成本。据叶永生介绍,2004年云南锡业就获得了境外期货套保资格,开始在境外期货市场做套保,当时只做锡一个品种。
2008年之后,随着国家对锡出口征收10%的关税,同时国内锡的需求也增长迅猛,云南锡业的产品由出口转内销,其价格锁定方式也转到国内。据介绍,目前他们在外盘主要是以买入原料套保为主。
从2012年开始,云南锡业期货上的套保品种进一步扩大,对10万吨铜金属进行了套保。据介绍,目前他们在期货上套保的品种已经扩大到了黄金、白银、铜、铅、锌、锡、镍等,期货操作团队也扩大到了12人。
“我们每个品种都配备有交易员,交易员根据年度套保计划和阶段性套保计划,以及配合现货采购和销售节奏进行操作,可以择机平仓和开仓,但是对点价交易我们还是会严格平仓。”叶永生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们对每一个阶段的期货开仓都不会超过当期生产销售的三个月的量,比如他们一个月生产1万吨锡,他们不会一下子就在期货上抛3万吨的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期货套保品种的扩大,云南锡业也重新制定和完善了套保制度,建立了严格的风险防范制度,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是董事会;第二层是公司经营班子,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等各个部门;第三层是市场部;第四层是期货科。
“目前我们的套保操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块是决策层的授权,董事会负责年度套保计划的决策和审批,第二块是分公司经营班子负责阶段性套期保值计划审批,第三块是期货部对年度和阶段性套保计划进行具体操作。”叶永生介绍。
据介绍,目前云南锡业主要针对三块产品来进行套保,一是对外购原料进行套保。“我们公司每年需要买进大量的铜精矿、锡精矿等,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套保头寸进行压缩。”叶永生告诉记者,云锡锡矿自产比例在35%左右,65%的原材料需要从外部购进,他们会根据市场变化来对原料进行套保。
“今年我们原料套保的量不大,基本上保持在20%—30%。”叶永生透露,除了原料,云南锡业还会对其自产矿进行套保。
叶永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自产矿成本相对比较低,是云锡股份上市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而自产矿目前还是盈利的,所以他们对自产矿进行套保比较谨慎。“只有到年内的相对高位,我们才会对自产矿进行套保,锁定盈利。”他说。
此外,他们还会对中间产品库存进行套保,比如在价格高的时候进行卖出,价格低的时候重新买入。据介绍,他们每个月都要采购原料,往往会备一个月或一个半月的产量,原料库存可能通过套保把价格风险锁定,但并不是100%套保,同时他们还会对中间品库存进行套保。
“我们对中间品正常的情况下不套保,除非在年内的中高点出现,我们则会通过高抛低吸降成本,现在有很多企业都会选择这样做。”叶永生介绍,他们同时对自营进行套保,比如对他们贸易公司一些铜、锌贸易订单进行套保,但做得不是很多。
他表示,云南锡业进行的套保都是按照自己生产经营的实际量来操作的。“作为加工企业,我们做套保的目的是赚取稳定的加工费,确保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
同时,他强调,期货市场还是比较复杂的,要掌握价格波动规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交易前期和交易过程中必须明确交易目的,一旦达到交易目的必须坚决离场。“我们要敬畏市场,要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交易计划,按照交易计划进行操作。”
D 国企期货套保“障碍”逐渐扫清
作为国企,在期货市场参与套保往往会比民营企业多一些“坎儿”。“国企参与期货市场套保,领导的意识很关键。”叶永生向期货日报记者坦言,以前发现好的交易机会,他们要向领导层层汇报方案,有时候机会还在就赶紧操作,而有时候机会根本就不在了。
最近几年,特别是3年前铜价大跌,冶炼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增,云南锡业的管理层逐渐意识到期货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风险规避工具,他们对期货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加深,开始大力加强人员、制度建设。
“以前我们发现机会是慢慢向领导汇报,等待领导审批,现在我们会提前做一些方案,比如年度套保,它有数量、套保比例、格波动区间以及简短的宏观经济分析等规定,如果机会出现,我们会立即操作,这样可以避免机会出现而抓不住”叶永生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看重期货套保对企业经营的作用,云南锡业对财务这块的操作流程也进行了调整。比如,会计处理结算周期与期货套保的正常结算周期往往不一致,云南锡业对会计处理周期进行了调整,将结算周期调整到与期货同步。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核算,期货平仓的时间要与现货销售的时间同步。”云南锡业股份公司财务部副主任胡建明介绍,一开始云南锡业的会计结算都是采用公允价值套保会计处理方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他们发现很烦琐,换成了现金流套保处理方法。
在具体会计处理上,如果平仓之后是亏损的,他们会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进行核算,同时进行有效性评价,预期变动在80%—125%以内是有效部分,超过这个区间以外则是无效的,有效部分通过综合收益进行核算,无效部分放在投资收益里面进行核算。
“我们当前在期货上进行操作的是贵金属,主要做套期保值,作为生产企业,我们套保是为了规避价格风险,实现稳健经营。”胡建明再次强调。
叶永生告诉记者,有色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确保年度经营利润,这种需求目前还是比较迫切的。“很多企业都是在现货经营中吃了亏甚至吃了大亏后才发现期货工具的好处,期货工具的利用对于企业来说是必须的,但利用得好与坏就得考验经营者的水平。”叶永生说。
比如,今年锌价从11000元/吨上涨到17000元/吨,如果企业在14000元/吨或15000元/吨就把半年的量都套进去了,他们就可能赚不到价格上涨带来的超额利润。“对于企业来说,有些套保必须去做,有些套保则要有选择地去做,因为市场很多时候是看不清楚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把利润最大化。”叶永生对记者说。
云晨期货研发部部长杨泉也表示,现在国内锡企业对现货的把握能力非常强,企业自身就是市场的晴雨表,做多少和怎么做,各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只有与企业经营一致的套保方案,操作起来才会顺利”。
E “期货+升贴水”引领锡市定价新潮流
据了解,云南锡业每年的锡生产量达到了7万吨,占据我国用锡量的半壁江山。期货套保有云南锡业这样的龙头企业作榜样,其他锡冶炼企业也纷纷加入。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目前锡产业链相关企业期货套保意识明显在加强。在此次锡产业培训会上,有来自锡行业上下游共计30多人来参与了培训。
“经历过去年产能的减少,今年锡生产企业对期货更加重视了,从今年我们公司交易席位申请的锡的套保头寸来看,去年企业申请的套保头寸基本上没怎么用,今年申请的套保头寸则明显增加。”杨泉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她解释称,去年由于锡的价格持续下跌,一些锡冶炼企业直接就停产了,今年原料价格上涨,很多冶炼企业会提前在期货上买入原料,而且都是实现了盈利。
事实上,今年锡期货市场日益活跃,也吸引了不少锡生产企业的目光。根据上期所数据,按双边统计,2016上半年锡期货成交量352.14万手,合176.07万吨;其中,成交量最高为3月的140.64万手;锡期货日均持仓量为13832手,相较2015年下半年的3584手增长了286%。
从交割情况来看,2016年上半年锡期货交割总量4340手(单边),折合金属4340吨,总交割金额为4.61亿元,月均交割量为724手(单边)。其中,最高交割量出现在5月,为3990手(单边)。
杨泉说,2015年国内锡期货处于起步阶段,今年持仓量和成交量放大,与锡的市场容量基本相匹配。同时,她表示,锡的内外盘套利也存在一些机会。不过,相对于其他金属,锡的走势相对独立,国内锡企业在境外做套保要注意许可问题,同时流动性也要关注,出口政策直接影响套利成本。
夏振荣认为,锡期货经过一年多的运行,锡的交易量逐步活跃,市场参与度进一步扩大,它对中国锡市场的定价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云南锡业股份经销公司内贸部经理李云介绍,以前市场比较认可的定价方式是上海金属网的报价,但它的价格是没有实际成交量的价格,仅仅是一个挂牌价格。“网上报价这种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现在市场上比较认可的是期货市场价格,因为它是实时报价。未来网站报价这种定价模式会改变,将会形成以上期所锡期货主力合约‘基准价+升贴水’的模式。”李云说。
不过,他也表示,由于目前锡精矿供不应求,原料不能满足冶炼厂的需求,所以定价方式还是老板说了算,冶炼厂往往求着矿商。“从目前来看,可能生产企业更倾向于期货价格,但由于原料端的企业还没有进行期货套保,下游消费企业如焊料厂也没有参与进来。”
“如果整个产业链都来参与锡期货,客户就会更加认可上期所的锡报价,即‘期货+升贴水’模式。”李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