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后,终于钓到了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他终于征服了大鱼,并把它拴在船边。成群的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击退了它们,可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老人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具鱼骨,带回了残破不堪的小船和精疲力竭的躯壳......《老人与海》----欧内斯特·海明威
这是个人很是喜欢的《老人与海》的片段,对于投机市场而言,如何能征服海中的大鱼,免受鲨鱼抢夺胜利品,并能顺利的带上岸边,而不是只剩下精疲力竭的心和损伤的账户。
注:豆油棕榈油价差,Y-P称为约炮价差,特此说明。
在上期中,有机会看到水妖关于约炮价差1701、1705扩大的逻辑操作,当时为了规避不确定的交易因素和风险控制,持有比较少的约炮1701扩大的仓位,也即价差朝着不利方向运动300点,也只是亏损本金的3%。
其实我目前比较感兴趣是水妖是怎么处理他目前的头寸,也就是很是想了解关于交易过程的控制,思考和对风险及预期的思考,这可能是一个交易员在对待头寸的问题上应该有的日常思考,或者说是水妖每天都在想些啥!
我带着这个期待去请教的他,他也是直接了当,他主动全清了所有关于约炮价差的扩大头寸,这点我是不解的,难道是我发明的约炮价差让他对头寸有了不一样的视角,还是别的其他的考虑。
在抿了一口据说亲自酿制的葡萄酒,味道不错。
上次关于约炮价差扩大的操作逻辑,从表面上看还真是好像没啥大的毛病,厄尔尼诺的实际影响减弱以及成熟棕榈树面积增加、树龄占比优化,也即是后期棕榈油的产量恢复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快。而对于后期阶段性的豆油的消费增加,进而预期走强,这也算是当时的逻辑考量。不过也好像忽视了当前的逻辑,或者一厢情愿遮住了求胜的心。
1、约炮价差当前的逻辑压力在哪?
美国农业部8月12日对美豆单产大幅上调至48.9蒲式耳/英亩,虽然对15/16、16/17年度的平衡表修修剪剪,不过对于美豆16/17年度的压力不容小觑。8月26日,美国咨询机构Pro Farmer的巡查预估结果指向美豆49.3蒲式耳/英亩,在9月1日已过,按照美国农业部关于月度数据的处理,9月12日即将公布的美豆单产数据就已经确定,那么目前市场交易的美豆单产数据,想必有更高的期待。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原豆的丰产将直接传到至豆油的压力上面。
而对于棕榈油而言,产量恢复的预期时间是否就在近期不远处,是否在当前意识到压力,或者当前的库存低位是否给多头以有恃无恐的信心?而价格的回撤仅仅是美豆预期产量的增加?
在还没完全确定这两个油品的筹码转换之前,我是否可以理解他们也处于相对的混沌之中,或者各方还没有胜负交代。如果处于阶段性混沌之中,那价差是否合理是基于什么判断!?
2、合理价差是什么?
对于约炮价差来说,合理的价差也是阶段性市场选择的结果,油品的替代,以及供需结构都会是价差合理的解释理由,还是以历史约炮价差以蔽之。
也即是在2010—2016年的此时此刻,约炮01价差的区间跨度(600,1800),这也是所谓的技术走势上的合理价差。如果持有到12月份,历史约炮01价差跨度也在(500,1200)之间,放在阶段性混沌之下的价差筹码900,有多大的胜算,至少当前阶段之下,豆油还没有找到恰当的支点。
从约炮05价差来看,逻辑时间周期还有些时间,恰如01的逻辑混沌,不过可以直观的判断,6月份开始的约炮价差大概率的扩大,持续时间月余!
3、谁不怕洪荒?
从年度全球植物油的平衡表来看,供需力量在逐步偏移,也即是指向上涨的节奏,仅仅是需要一个催化剂,一个支点,一个公认的市场逻辑。那么基于此的大的逻辑,宏观对冲的多头配置应该有更多的考虑,如果阶段性出现了引信,洪荒之力之下,价差还真有点随机性。
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支点,不过是否可以等待支点的过程中,放低杠杆参与远远月的多头寸?
水妖基于此的头寸了结,还是多少说服了我,毕竟我还是难以忍受长时间逻辑不确定下持有头寸,在整体油脂供需大逻辑之下,洪荒之力的打牌风格真是还挺不习惯的,对风险逻辑的思考和处理方式,也应算交易过程控制的一部分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