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现货>正文

国内现货发展趋势——商品发售将是趋势?

时间:2016-07-12 14:16:02来源:

  金融是在实体经济中产生的,那么一切行为也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不过近年来,一些打着“金融创新”名号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业务已经超出服务实体经济的范畴,沦为纯粹的投机行为,使得行业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危机。

  国内现货交易品种有652种,覆盖农副产品441种、能源化工类103种、金属类58种、其他类50种,市场行业竞争空前激烈。但是看似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大量的违规行为和金融风险。

  首先是公信力危机。连续的不规范事件发生之后,不少人会选择远离这一市场。一个连公信力都无法保证的市场,即便有再好的交易机会,人们也会选择远离。

  其次是模式危机。事实已经或正在证明,类期货模式、单向竞价模式等在中远期市场没有持久的生命力。因为这些模式要么没有提前定价功能,要么是在回避实物交割,要么实行“中国式”对赌,要么本身就是庞氏骗局,要么完全没有交易效率保证。

  再次是政策危机。在中远期市场贵金属交易频繁出事之后,国家已出台新政策加强管控,而兑付危机的频发无疑会推动更严厉管控政策的出台。

  最后是竞争危机。由于中远期市场与B2B平台在交易标的和市场作用上的雷同,商品交易市场的竞争格局受B2B平台影响或发生较大改变。

  不过,面对发展之中的危机,2015年已有不少大型交易平台开始去杠杆化。可以预见,2016年的去杠杆化动作还将继续加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也将更加贴近现货实体,回归服务现货交易的本质,夯实现货交收的基础。在做好现货交收的基础上,一批有实力的交易平台也将在期现互通、跨市场仓单串换、仓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等业务方面有所突破。但现货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国家层面、交易所层面的全力配合。

  第一,在国家层面,应该把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起来,让行业发展有法可依,明确监管部门。

  第二,应该建立统一的游戏规则。由国家监管部门围绕现货行业的服务本性,统一起草现货行业交易规则,避免当前的交易规则五花八门的混乱局面,同时明确现货行业参与者角色以及相应的权责。

  第三,关停并转。对于现有的交易所进行摸底,未通过清理整顿或者不符合新成立条件的全部关掉;符合条件但是出现违规行为的,停业整顿;根据区域及发展规模,对交易所进行合并,减少交易所数量,例如一省保留一到两家商品交易所和产权交易所;其他交易所可以根据意愿转到别的行业或者变成交易所服务机构,如提供物流服务、仓储服务、融资担保服务等。

  第四,各交易所根据地域特征,只能上市地域范围内的优势品种,避免交易所之间的相同品种竞争,减少资源浪费。

  第五,成立行业协会,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资格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从“人”的层面约束行业行为,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流通领域,在保障供给、促进流通、提振消费、优化配置以及“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我国大宗商品交易正在经历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转型。这一转型升级进程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储晓燕 H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