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工作作出部署,其中重点实施“四个一批”。
具体到钢铁行业领域,《意见》指出,要稳妥推进钢铁企业重组,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有效化解行业产能过剩。同时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大力压缩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013年,时任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肖春泉也曾表示,将通过“四个一批”来控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其中,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转移一批;优化组织结构,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严格环保安全能耗准入标准,淘汰一批。
从工信部到国务院,层级抬升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大批具体政策即将出台?而面临着可能会出现的政策调整,不同的钢铁企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上一次大规模对钢铁企业进行调整可以追溯到2007年—2009年。那次调整的初衷是为了提升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当时开出的“药方”是钢企前十名增产,其他减产,或者前十名收购兼并其他公司。宝钢、武钢和鞍钢等几大央企由此开始了全国钢厂“扫货”阶段。
根据以前兼并重组的经验来看,中国钢铁企业这些年重组的模式大致包括:宝钢集团基于市场化原则对八钢、韶钢等的跨区域重组模式,河北钢铁(000709,股吧)、山东钢铁(600022,股吧)的政府主导模式,唐山民营钢企之间的抱团取暖模式以及打通国营和民营的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
但是之前一次次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钢铁企业看来却难言成功。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曾公开表示,宝钢花了整整17年时间才基本解决了上钢、梅钢十几万人的安置问题。而被武钢重组了的鄂钢,也在被整合之后渐趋没落。钢铁专家、北京梅塔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许中波去年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更是表示,钢铁行业此前巨头之间的重组基本上百分百是失败的。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的兼并重组并未解决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而随着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到来,钢铁产能再次迎来大爆发。
东北证券(000686,股吧)某分析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资本效率与政府效率的不同步是上一轮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最大问题。想通过“拉郎配”的方式实现重组的思路必须被摒弃。多位钢铁行业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轮重组虽然强强联合被放在第一位,但是强强联合往往会伴随很多潜在问题。有人士更是向记者表示,钢企巨头之间的平行合并并非可取的模式。因此,纵向的、立足产业升级的钢铁企业将会成为下一轮重组的重点。
在钢铁企业大洗牌的背景下,被收购重组对于那些经营状况不理想的钢铁企业来说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还有不少的企业恐将面临退出的命运。而首先面临清退命运的就是那些“僵尸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首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报告显示,钢铁“僵尸企业”尴尬的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51.43%。
有钢铁行业高层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今年钢铁价格出现回暖迹象,一些省市去年“半死不活”的“僵尸企业”纷纷开始复产,去产能形势开始变得严峻。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钢材产量达到约5.6亿吨,同比增长1.1%。
究其原因,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有些地方国资为了地方利益,持续性地为“僵尸企业”找寻出路成为这些企业“续命”的关键:从“输血式”续贷,到提供隐形担保,再到近来的“非钢化重组”。一批没有希望恢复生气、但得益于政府支持而免于倒闭的钢铁“僵尸企业”,并未在去产能过程中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被挤出现有市场,从而形成了“僵尸企业”的“漏斗效应”。因此,有专业人士表示,对“僵尸企业”启动强制退出机制恐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不管是重组还是清退,对于钢铁企业和行业本身来说都是痛苦的,如何让钢铁行业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要对过往钢铁行业存在的深刻问题进行反思。其实,钢铁行业自身所存在的产能和资本过剩问题其实都是表象,导致产能过剩问题迟迟无法根本解决的根源在于钢铁行业几十年发展积累下的模式过剩。这种模式过剩既包括企业自身的产权模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包括政策层面对钢铁行业的引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