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讯 中国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周二(4月19日)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方案,而今年首要任务是使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出台具体落实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政策。
他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并称,要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拓宽落户渠道,在户籍人口落户方面不应该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视,还要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即便是落户一亿人,还有两亿人不能落户,所以居住证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徐林称,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督促各个地方“出台本地居住证条例的实施办法,不能打折扣。”
他表示,设定居住证制度很重要的前提是不能设前提条件,像户籍那样设很多前提条件,如果设很多前提条件就和户籍制度没有什么区别了。
徐林并进一步解释了持有户籍人口和持有居住证人口在公共服务上有什么差别。他指出,一般来说持有一个地方的户籍,那就和原来的户籍人口享受完全一样的公共服务待遇,而持有居住证的人强调的只是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每个地方差距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差距大一些,有的地方可能差距很小,”他说,“总的想法是随着居民在一个地方持有居住证的时间越长,所享受的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户籍人口的水平差距要逐步缩小。”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目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要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
以往调查显示,中国农民工的流向,10%左右是在几大直辖市,真正在县城以下的这些小城镇的比例不到10%,原来调查是9.8%左右,在地级市以上的比例是70%多。
针对这个现象,徐林表示,政府要通过公共资源的配置来尽力改变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间的差距,特别是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比如说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使得中小城市的宜居程度更好,这样能够增强吸引力,这样更多企业也愿意布局到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有了产业支撑,它的规模和吸纳人口会不断地增加。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可能要求所有项目配置都服从政府的安排,我们只可能通过政府的政策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引导去改变这种格局,”他说。
徐林介绍称,今年城镇化推进工作的五个重点就是扎实有序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加快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镇的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以及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进一步尝试、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等。
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2016年《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是发改委首度编写出版中国城镇化的报告。
校对: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