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微信号“周浩宏观外汇” 作者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 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煞有介事的美国加息声浪在一份惨淡的非农就业报告后偃旗息鼓。留给大家的教训仍然是:跟着预期走,都不知道会怎么死。
美元指数隔夜大幅回落,几乎将过去一个月的涨幅悉数抹平。市场仍然在猜测7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但6月份加息的概率几乎为零——美国就业数据不佳、临近英国“退欧”公投也会让美联储保持一定的谨慎。更加重要的是6月份这份议息声明,按照此前的剧本,即使本月不加息,但美联储很可能会暗示7月份加息,但在极度低迷的就业报告后,美联储很可能会强调经济的下行风险,这意味着市场预期将被重新定位。
需要指出的是,7月份的议息会议并没有新闻发布会,这一般被认为是不会做出重要的决策(尤其是加息)。而下一次安排新闻发布会的议息会议将在9月底,一旦7月份加息落空,那么市场将有两个月的时间继续猜测。
数据来看,全球范围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复苏迹象,所以谈论货币政策紧缩似乎并没有太过实际的基础。如果说低利率是一剂毒药,我们也并没有看到全球央行有停止注射的迹象。
美元大幅走弱,未来一段时间亚洲货币将会顺势走强,人民币则可能会逐步走强至6.50附近,未来一周的中国数据会对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市场早已经“看扁了”中国6月数据,因此反而要担心一旦数据“不那么难看”,那么市场会不会作出反向的正面解读。
一旦外部环境企稳,国内债券市场反而值得被关注,持续的钝刀子割肉,总是有图穷匕见的时刻。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导致了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但债券市场的两大原罪——高杠杆和无视信用风险,才是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在这个时刻,监管层可能也想把网收一收,看看究竟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