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6月29日讯--6月末是银行考核时点,再加上英国脱欧事件的影响,对流动性的扰动加大,为应对英国脱欧和月末时点等因素影响,中国央行逆回购正在不断加码。
本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共有6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有1700、1100、1500、600和1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及央票到期。
上周五,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7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周一,进行27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周二,进行18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周三,进行21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四个交易日累计达到8300亿元。
上海证券发布研报称,央行再次大力加码,周一进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2700亿,单日投放量再创新高,同日有1700亿逆回购到期,中标利率保持持平,单日净投放1000亿。目前货币利率略有上行,资金面相较于前期的宽松出现一定程度的边际收紧,但好于预期。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固定收益部发布的研报指出,接近年中关键时点,央行在公开市场积极应对资金面波动,以维护市场资金价格的相对稳定。英国脱欧这一“黑天鹅”事件令市场避险情绪浓重。英国脱欧推升美元指数的同时,还增加了人民币贬值压力,后续央行预期采取降准或增加使用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货币政策工具。
“现在央行的处境也比较尴尬,央行采取降准降息政策比较谨慎,短期内降准降息难成行。”黄金钱包首席分析师肖磊表示,央行逆回购加码,一方面是对冲月末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受英国脱欧事件影响,市场情绪比较悲观,全球央行都在采取政策应对,美联储加息推迟,在这种背景下,央行不能立马进行降准降息的政策,通过加码逆回购对冲流动性风险,同时也对市场预期有引导。
中国央行此前也表态称,已经注意到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金融市场的反应,并已做好应对预案。分析人士认为,央行之后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稳健为主。昨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也指出,接下来仍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