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263个基点,报6.6857,成为自2010年11月以来的新低。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央行和市场中许多机构均认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但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大于升值压力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配置QDII基金、黄金基金等产品是否能达到避险目的呢?
贬值偏良性避险产品首要考虑币值
本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263个基点,报6.6857,成为自2010年11月以来的新低。事实上,在上月底,央行已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声明,称中国无意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
“这是一个良性的贬值,如果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复苏的预期反而更强,股票类的产品表现会更好一些。”凯石益正合伙人兼首席策略师仇彦英就表示,普通股票基金仍是近期内投资的重点。
而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则认为:“如果要避险的话,首先要考虑币值,美元资产是一种选择,但是由于现在全球金融市场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海外股市又存在风险,没有办法准确预计美元资产的远期价值。”而避险的第二类品种就是黄金。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QDII基金前四名由黄金基金独占。此外,以油气、美国房地产、标普指数等为标的的QDII基金年内涨幅也相对靠前。那么,黄金基金是否将继续傲视群雄,成为今年的避险大赢家呢?
可否继续配黄金ETF?专家观点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并未给证券市场带来太大影响,但近期黄金价格的迅速上升还是反映出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仍然较重。数据显示,国际金价自6月24日以来已上涨超过100美元,涨幅逾9%。
有专家认为,黄金上涨主要受美元升值、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影响,与人民币贬值并无太大关系,但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贬值预期的当下,出于避险、配置的考虑,江赛春仍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黄金类产品。江赛春认为,黄金是最合适的一种。他表示,黄金类产品的品种非常简单,投资标的高度相似,并没有特定的选择标准,投资者选择这一类产品应该并不困难。
相反,仇彦英并不看好黄金类产品。他认为,黄金本身不具有现金流属性,也不是生息资产,长期收益率并不理想。“在所有的产品里边,黄金肯定是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一种。”其指出,黄金ETF等产品继续上升空间有限。“一般都应该在资产被低估或者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时进行投资,现在都已经上涨了这么多了,基本上已经到位了。”整理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