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植 实习记者 何晶晶 上海报道
全球央行利率调控之策
在英国脱欧之后,全球经济动荡性显著增加。在市场纷纷预估英国央行将调降利率之时,其在昨日意外宣布维持利率,让市场人士大跌眼镜。而欧日央行腾挪空间有限,美联储更倾向于维持现状。对各主要国家央行来说,此时仿若处于剃刀边缘,不管是收紧或是再次放松的风险都不小。由于此前欧元区及日本的负利率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并不佳,各国央行对于政策利率仍持谨慎态度。与此同时,中国央行也采取同样态度,距离“2·29”降准后已4个月未发出降准信号。看来,未来稳增长或许更多会在财政政策上发力,而货币政策短期发挥空间不大。在平滑资金面短期波动工具上,预计公开市场逆回购+MLF仍将担当调控主力。(林虹)
导读
“正是避险性国债资产都被欧美日国家央行QE资金悉数买走,多数投资机构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股票与大宗商品视为新的避险投资品种。”他指出,这也是近期全球股市迅速收复失地,无视英国脱欧利空因素连续多日创下历史新高的原因之一。
“美国央行竟然没降息,这可是继英国脱欧后的又一件黑天鹅事件。”一家对冲基金经理感慨说。
然而,事实再度与市场预期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7月14日举行的利率决议里,英国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高盛分析师Andrew Benito认为,英国央行的降息很可能会放在8月份,甚至英国央行会鉴于经济增长放缓与通涨前景恶化,还会启动新一轮规模为500亿英镑的QE措施(购买投资级非金融企业债券)以提振经济发展。
在Beam Capital Management投资总监莫汉纳德-阿玛(Mohannad Aama)看来,这意味着全球央行新一轮货币宽松即将来临。
“英国央行降息,更像是开启新的潘多拉魔盒,除了日本央行加大QE措施已经箭在弦上,欧洲央行也很可能跟进降息10个基点。”他直言,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日本与欧洲央行QE资金在无债可购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范围确保资金注入,这势必引发央行与全球投资机构之间开展新一轮的资产争夺战。
日本央行“直升机撒钱”悬念
近期,美联储伯南克与日本央行高层的会晤内容,成为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之一。市场普遍预期,伯南克可能和日本央行、财政部官员讨论了“直升机撒钱”计划。
所谓“直升机撒钱”,就是由日本政府发行非上市的永续债券,再由日本央行进行直接购买,这意味着日本政府拥有了一张空头支票--通过发行无成本的永久债券,可以向金融市场无额度限制地投放资金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
“这可能是最强版的QE措施,对金融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冲击将远远超过现有任何一个QE措施。”莫汉纳德-阿玛认为。
尽管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否认日本政府正将“直升机撒钱”纳入政策选项,但金融市场对其新一轮的QE政策推出仍信心满满。
“相比降息,市场预测日本央行会在7月底议息会议上,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的QE购债计划--为了大幅增加QE购债额度与货币宽松力度,日本央行很可能将交易所交易基金与地方政府债券纳入QE购买资产范畴。”法国外贸银行首席经济学家Patrick Artus表示。
在他看来,日本央行将采取多大额度的新一轮QE措施,很可能视欧洲央行在7月下旬采取的新货币宽松力度而定。
此前,不少对冲基金预测欧洲央行鉴于英国脱欧带来的经济发展风险,很可能在7月份选择降息10个基点。
“日本央行的新QE措施额度,至少会高于欧洲央行,这样才能确保日元汇率有所下跌。”上述对冲基金经理认为。这或许也是伯南克近期会见日本央行高管急需解决的一个货币政策协调问题。
由于英国脱欧导致避险货币日元汇率大幅升值,令日本经济复苏带来新的负面冲击,以致于日本政府相关高层此前多次警告要采取汇率干预措施以遏制日元无序大幅升值,但美国方面则认为日元汇率当前汇率依然在“正常波动区间”。
他指出,不排除伯南克与日本央行高层会晤后,双方在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来临前,重新对彼此货币政策协调做出新的约定--比如美联储可能再度放缓加息步伐,给予日本、欧洲央行新的时间窗口采取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而日本与欧洲央行依然需要“默许”本国货币兑美元有所升值,帮助美国提振出口,推动经济更好地增长。
不过,在英国脱欧引发避险投资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这种约定能否起到预期效果,却是一个未知数。
“当前金融市场环境已经与年初有了很大的不同。”他直言,此前日本、欧洲央行在连续降息后,市场认为日元欧元货币已经没有进一步的降息空间,所以才会趁着美元放缓加息之际买涨欧元日元。
如今,多数投资机构对欧洲、日本、英国等国经济衰退的担心日益升温--即使这些国家央行启动新的货币宽松政策,也未必能挽救本国经济颓势,导致这些国家央行的每一次降息(或启动新QE措施)举动,反而成为他们沽空欧元日元买涨美元的新机会。
新QE面临无债可买难题
当金融市场静待全球新一轮QE货币超发来临之际,欧洲、日本等央行却发现自己正陷入无债可买的尴尬境地。
最新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2008年纷纷启动QE购债计划后,截至今年6月底,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达到2.4万亿美元,英国央行持有约1/4的英国国债,日本央行持有1/3的日本国债,欧洲央行则持有15%的德国国债(目前欧洲安全性最高的国债之一),令这些国家国债流通量日益缩水。
高盛经济学家估计,到明年一季度,欧洲央行将面临没有德国国债可买的风险。究其原因,在英国公投退欧后,在1.1万亿美元的德国主权债券里,约70%的债券收益率低于欧洲央行-0.4%的存款利率,由于欧洲央行规定QE资金不得购买收益率低于欧洲央行基准存款利率的债券,导致约8014亿美元的德国债券不再适用于欧洲央行的QE计划。
“为此,欧洲央行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延长当前每月800亿欧元QE购债计划的最后期限,要么逐步缩减购债规模。”Patrick Artus直言。不过,鉴于英国脱欧引发欧洲整体经济疲软,欧洲央行此时不敢贸然收缩QE购债额度。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的QE购债日子也不好过。
有对冲基金债券交易员透露,尽管日本中长期国债收益率跌入负值,令不少对冲基金面临买入即亏的困境,但他们依然不愿意抛售手里的日本债券,这导致30年期日本国债在一段时间竟然没有交易量。
在Patrick Artus看来,这很可能迫使欧洲、日本央行将股票、基金、投资级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纳入新一轮QE资金购债计划,由此带来全球央行与投资机构之间的资产争夺战愈演愈烈。
“正是避险性国债资产都被欧美日国家央行QE资金悉数买走,多数投资机构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股票与大宗商品视为新的避险投资品种。”他指出,这也是近期全球股市迅速收复失地,无视英国脱欧利空因素连续多日创下历史新高的原因之一。
花旗银行信用产品策略全球主管Matt King认为,全球央行QE资金的购买资产行为,俨然成为全球股市近期不断上涨的幕后推手。
“很难想象,在欧洲日本英国经济基本面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全球股市上涨格局还能延续多久。”他提醒,但这或许是各国央行最想看到的局面--通过QE资金抽走国债等优质避险资产,迫使市场资金不得不涌向风险类资产,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