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益平
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一定要稳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决定的结果,不是一个机构或组织下大力气推动就能做到的。
资本项目开放是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历史上可能不是,但未来不一定,如果资本项目完全封闭,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的难度就会比较大。货币的三大功能是定价、支付和储蓄。在经常项目下,一种货币只要有人用,行使了定价和支付功能就可以。但国际货币总归要被持有、投资,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本项目开放很可能是必要的。我们没必要自己吓自己,在资本项目开放问题上,也需要探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开放了资本账户,不少国家在开放之后也不错,但很多国家在开放之后就发生了金融危机。我们需要研究背后的原因,发现规律,了解为什么有的国家开放之后没有问题,有的国家就出了状况。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新兴经济体国内还没有准备好,比如利率还没有完全理顺,资金配置效率还不够高,还存在刚性兑付、软预算约束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贸然开放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问题。反观发达国家,其央行官员自称汇率每年波动30%、资本大进大出,都没出现状况。由此看来,资本项目开放有点像奢侈品,需要等收入高到一定程度,才能享受它的好处。
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计划在过去曾有所波动。如1996年本来要开放资本项目,但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很多人说幸亏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有开放,否则麻烦就大了。亚洲金融危机过去后,本来又要开放资本项目,但后来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又以同样理由暂缓实施。去年以来,对于外汇交易和资本项目的管制力度有所加强,比如开始对原来不限制到香港去买的保险,也开始限制。
过去30余年,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思路一直是宽进严出,缘于我们对资本流入的欢迎,以及对资本流出的担心。下一步如果要加大开放力度,就意味着很多资金要往外流。这也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难。需要明确,这种资金外流并不一定是出于恐慌,更可能是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这种资金外流对我国金融体系会有什么影响,目前并不清楚。
在今天的条件下,资本项目开放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比较重要,而且是必要的,而且从总体上来看,资本项目开放对我国利大于弊,前提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做好风险防范。实际上,汇率的灵活性相对更重要,应把增加汇率弹性放在比资本项目开放更加优先的位置上,而且要找一个相对合适的时机,想办法尽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