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货币战争的硝烟丝毫没有消散,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上周随着英国央行和澳洲央行双双降息,又一次达到高潮。而美联储似乎要背道而驰,靓丽非农再次点燃升息的希望,美元再度一枝独秀。
首先,上周二澳洲联储宣布下调现金利率目标0.25个百分点,至1.5%,创纪录新低。有趣的是澳元只做了一个短暂的“下蹲”动作,便立刻止跌回升。对于澳元异常走势的解读大致如下:三菱东京日联银行(BTMU)货币分析师LeeHardman指出,日内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尽管如此,套利需求令澳元受益,抵消了央行降息对澳元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支持澳元,近期铁矿石价格的反弹利好澳元。投资者对中国增长的担忧缓解帮助消除了澳元的下行压力。彭博交易员表示,央行声明没有进一步证据显示会继续宽松,因此澳元回升。紧接着,周四英国央行8月利率决议如约出炉。英国央行宣布降息至纪录低位,并实施600亿英镑购债计划,放宽政策力度令市场意外。英镑短线急挫逾200点,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创纪录新低,美元指数小幅回升,黄金急涨15美元。除此之外央行推出两个新机制,一是买进100亿英镑的高评级公司债,二是确保银行在降息后继续放贷的机制,其规模可能高达1,000亿英镑。英国央行称,购买公司债的目的是促进公司债收益率降低,从而令公司借债成本下滑,以实现货币政策刺激作用的传导。英国央行在会议纪要中还表示,大多数委员很可能支持2016年进一步降息至0。不仅如此,英国央行大幅调低GDP和CPI预期,英国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对英镑汇率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退欧将彻底改变英镑相对“昂贵”的汇率。同时对其它央行有强大的震慑和表率作用。
上周最令人瞩目的还是非农数据,美国劳工部周五(8月5日)公布的7月非农数据意外猛增25.5万人,远超市场预期增加18.0万人,且7月失业率持稳于4.9%。数据公布之后,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回暖,金融市场瞬间上演“冰火两重天”:美元指数短线跳涨逾百点至96大关上方,国际现货黄金重挫逾20美元至一周低位,现货白银亦扩大跌幅至逾2.5%,美债价格大跌,纳指与标普500指数纷纷刷新纪录高位。不仅非农数据格外靓丽,时薪数据也意外的好,美国7月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增长0.3%,预期增长0.2%,前值增长0.1%;美国7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年率上升2.6%,预期增长2.6%,前值上升2.6%。据彭博,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合约显示,在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出炉之后,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从18%上升至24%,12月46.3%,明年3月51.7%。非农和前不久公布的疲弱的二季度GDP数据背道而驰,对数据的解读更加有难度。果然,杜德利在其演讲中提到了这样一种想法,即自然利率(NaturalInterestRate)可能在零左右。若果真如此,则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只会保持相当宽松的立场。据此,美元指数只能保持一种“纠结”的强势。
本周依旧消息众多,美元指数的走势依旧模糊,但某些已经形成趋势的货币对难有改变。建议继续做空磅日,中线目标120,不设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