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外汇新闻>市场资讯>正文

美联储阴晴不定 一指标意外揭开美联储反应机制奥秘

时间:2016-04-02 06:03:08来源: FX168

  FX168讯美联储于12月决定加息但3月却为进一步收紧使得市场不禁对美联储的反应机制提出质疑:究竟是什么促使FOMC委员改变利率?

  毕竟,就业和通胀数据均表现尚可,然而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不仅维持利率不变,还将今年加息次数预期减半。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首席全球策略师Binky Chadha近日在给客户的报告中探究了央行的“数据依赖”的本质以试图解释美联储的反应机制。

  Chadha指出,经济意外是推动货币政策制定者部署、维持或撤回刺激的背后因素。

  Chadha表示,但很显然美联储并不是对瞬时波动数据做出(过度)反应。

  相反,德银的数据意外指数6个月移动均线往往可以预测美联储随后的行动,这意味着央行可能关注持久的经济趋势。

(图片来源:德银、彭博、FX168财经网)
(图片来源:德银、彭博、FX168财经网)

  “经济意外下行后,反应包括启动QE2(美联储第二轮资产购买计划,即量化宽松)和QE3、利率指引、推迟利率正常化及降低潜在的加息速度,”Chadha写道,“如经济意外上行,反应包括有关削减量化宽松规模及最终启动首次加息的讨论。”

  经济意外指数往往会回至其本意。通常,年初经济学家们倾向于认为前景一片大好,直到进入一轮经济数据显示预期过于乐观而最终转向彻底的悲观情绪。

  乍一看,不清楚为何经济数据将如何展开这一预期会比数据实际进展情况更重要,尤其是自私人预测者与美联储持有不同意见以来。

  但Chadha有关美联储的反应机制的解释的确帮助我们在央行的数据依赖与关注金融市场通知政策之间进行了协调,并且其非常符合主席耶伦近期的看法。

  “金融市场参与者似乎承认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依赖数据的方式,因为数据意外通常诱导市场改变对未来政策路径的预期,并导致债券收益率的变动,”他指出,“这一机制是经济的一个重要"自动稳定器"。”

  当然,这种机制并不总能站住脚。量化宽松时期的诸多实例表明有些消息仿佛是(经济的)好消息,但实为风险资产的坏消息,因市场参与者进一步下调了美联储的刺激预期。

  但基于意外指数好转,尤其是受到3月非农就业报告的支撑,Chadha指出,6月“可能会再次加息。”

  校对:浚滨

  快讯:《2015-2016全球投资市场蓝皮书》即将发布。匠心巨献,行业至臻,敬请期待!

  

市场资讯推荐

今日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