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期货>正文

铜半年报:总体消费增速回落 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时间:2016-06-23 18:09:30来源: 和讯名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德菁英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作者:吴玉新

   有色金属研发中心高级分析师 

  一、2016年上半年铜市回顾

  1.期货市场

  1月中旬至5月铜价较为强势,究其原因:1、美联储于2015年12月份首次加息后美元指数不断走弱,美国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美联储加息预期次数下降,欧日宽松动作频出;2、消费旺季预期的存在;3、一季度国内流动性大量释放,使得新增社融向ppi正向传导进而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回暖预期存在。但消费旺季到来,真实需求迟迟未能有效接力,特别是权威人士讲话谈及未来经济走势为L型,不会走刺激的老路,更多地转向供应侧改革,工业金属承压回落。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2.现货市场

  现货升贴水走势较为符合季节性特征,也符合历史规律。近五年来,刨除掉2014年,上半年整体在区间【-400,400】窄幅运行,不过2016年波动范围相对更弱一些。2016年截至目前,运行区间【-275,130】,均值-100,一季度全部处于贴水状态,二季度才有升水出现。不过二季度在高库存叠加疲弱需求状态下,升水幅度非常有限。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3.沪伦比值

  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加大,人民币贬值抬高沪伦比值重心,目前看,沪伦比值下限位于7.5左右。一季报时提到,沪伦比值还会有高点出现,出现时间一般在6月份,目前看沪伦比值走势正如预期。

  回顾这半年的沪伦比值,受人民币汇率与关内外库存流动共同影响。首先我们看到人民币汇率与沪伦比值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人民币汇率经历了8.11之后的再次快速贬值、央行的维稳汇率回升、有序平稳的再次贬值,沪伦比值走势与其几乎一致;深层次的原因是库存的跨市场流动,期初的国内+保税区处于低位水平,而lme库存处于相对高位,剔除汇率后的沪伦比值处于高位,但随着国内+保税区以及lme库存的回落,剔除汇率后的沪伦比值重心持续下移,但5月份后lme库存处于相对低位,而国内+保税库存处于高位,库存向lme市场流入,沪伦比值企稳回升。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二、宏观经济分析

  1.美元指数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由于5月非农和英国退欧公投,美联储 6月议息会议维持当前基准利率不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仍将维持在0.25%至0.50%的区间。并下调2016年 GDP增速预期为1.9%-2%,上调核心 PCE通胀预期为1.6%-1.8%,维持失业率预期4.6%-4.8%不变;但耶伦也称7月份加息并非不可能的事,不过由于各种情况,7月加息希望不大,但随着脱欧公投结束,美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炉,若是美国经济保持良好态势,9月加息可能性会增加。但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数据显示9月份、甚至年底加息概率都较低。

  散点图显示,维持2016年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下调2017以及2018年联邦基金利率预期水平。2016年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依旧保持0.875%的预期水平,相较目前水平仍为年内两次加息。但2017以及2018年联邦基金利率预期水平分别下降0.3和0.6个百分点,表明未来美联储加息的路径会更加缓和。

市场预期与点阵图出现分歧,不过市场预期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改变,影响美联储加息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通胀和就业,所以这两个数据决定着未来加息进程。
  市场预期与点阵图出现分歧,不过市场预期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改变,影响美联储加息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通胀和就业,所以这两个数据决定着未来加息进程。

美联储关注实际通胀率,也关注通胀预期,5月份以来通胀预期表现一直较为稳定,此次会议美联储也上调了通胀预期,而且实际通胀率也在稳步回升,所以若无其他重大因素变化,未来通胀不会成为美联储加息的制约。
  美联储关注实际通胀率,也关注通胀预期,5月份以来通胀预期表现一直较为稳定,此次会议美联储也上调了通胀预期,而且实际通胀率也在稳步回升,所以若无其他重大因素变化,未来通胀不会成为美联储加息的制约。

美国5月非农就业增长3.8万,大幅低于前值和市场预期,这也是此次未加息的重要原因,但不应该过度解读单个月的数据,我们看同样重要的ADP就业人数数据就未有明显降幅。不过要重点关注非农转差是否是趋势性的,以此来评估美联储加息的概率。预计乐观的话2016年仅加息一次,9月份与12月份会议重点关注。
  美国5月非农就业增长3.8万,大幅低于前值和市场预期,这也是此次未加息的重要原因,但不应该过度解读单个月的数据,我们看同样重要的ADP就业人数数据就未有明显降幅。不过要重点关注非农转差是否是趋势性的,以此来评估美联储加息的概率。预计乐观的话2016年仅加息一次,9月份与12月份会议重点关注。

历史上看,加息周期一般持续2-3年,加息启动后美元指数上涨空间已不大,此次加息更会如此,美国量化宽松性质上等同负利率,于2014年5月触及-2.99%的低位,再去年首次加息前负利率变为零,等同于变相加息,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提到长期利率预期为3%,而且这几年长期利率预期持续下调,这相当于加息已经进行一半多,美元指数大部分已经反应完,一旦有不利消息,美元指数反而会回落。而且需要提到的是,历史上四次加息周期,铜价均录得上涨,因为美联储加息预示美国经济向好,但还是要提醒的是,过去毕竟是过去,这次或许和以往不同,毕竟前三次加息周期,美国是铜最大消费国,而现在中国却是超级消费大国。
  历史上看,加息周期一般持续2-3年,加息启动后美元指数上涨空间已不大,此次加息更会如此,美国量化宽松性质上等同负利率,于2014年5月触及-2.99%的低位,再去年首次加息前负利率变为零,等同于变相加息,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提到长期利率预期为3%,而且这几年长期利率预期持续下调,这相当于加息已经进行一半多,美元指数大部分已经反应完,一旦有不利消息,美元指数反而会回落。而且需要提到的是,历史上四次加息周期,铜价均录得上涨,因为美联储加息预示美国经济向好,但还是要提醒的是,过去毕竟是过去,这次或许和以往不同,毕竟前三次加息周期,美国是铜最大消费国,而现在中国却是超级消费大国。

2.国内经济
2.国内经济


一季度小阳春之后,4月份经济数据全面下滑,5月份数据也较为低迷,二季度GDP走弱已成定局。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速预计较为平稳。权威人士发文后,供给侧改革将是经济发展的主线,政府不会采用“强刺激”把经济拉到强势复苏,当然也不会否定需求侧,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积极地财政政策仍会发挥作用,毕竟增速还有6.5%的底线。
  一季度小阳春之后,4月份经济数据全面下滑,5月份数据也较为低迷,二季度GDP走弱已成定局。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速预计较为平稳。权威人士发文后,供给侧改革将是经济发展的主线,政府不会采用“强刺激”把经济拉到强势复苏,当然也不会否定需求侧,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积极地财政政策仍会发挥作用,毕竟增速还有6.5%的底线。

过去外升内贬的模式已经改变,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弱化,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时代过去,出口缺乏竞争力,贸易顺差正在消退,由此导致人民币需求降低,加之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人民币转变为贬值周期,导致被动结汇规模缩水,国内货币供应增速会降低,但是我们看到国内M1、M2的高速度,反倒造成了外贬内贬,即人民币贬值以及国内通胀。
  过去外升内贬的模式已经改变,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弱化,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时代过去,出口缺乏竞争力,贸易顺差正在消退,由此导致人民币需求降低,加之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人民币转变为贬值周期,导致被动结汇规模缩水,国内货币供应增速会降低,但是我们看到国内M1、M2的高速度,反倒造成了外贬内贬,即人民币贬值以及国内通胀。

  我们首先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自去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三次较大幅度的贬值,分别是去年8月份、去年年底以及今年5月份,前两次汇率贬值确实是部分释放了国内贬值压力,但导致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偏离较大,而且离岸人民币跌幅更快,恐慌局面下部分资金撤离国内,也加剧外汇储备规模的下降,不过央行适时介入,5月份这次贬值内外价差明显收窄,此外,人民币贬值使得风险蔓延到全球市场,使得美联储加息变得谨慎,不过也有人称是央行有意为之。

目前看国家还是要保汇率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份此前未公开的会议纪要指出,中国央行再次严密控制人民币汇率日常波动,中止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FT也发文称中国已动用4730亿美元外储捍卫人民币汇率,知情人士称,干预汇市代价巨大,但对维护信心和阻止人民币无序贬值是必要的。
  目前看国家还是要保汇率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份此前未公开的会议纪要指出,中国央行再次严密控制人民币汇率日常波动,中止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FT也发文称中国已动用4730亿美元外储捍卫人民币汇率,知情人士称,干预汇市代价巨大,但对维护信心和阻止人民币无序贬值是必要的。

  结合前面我们分析到的美元指数上行乏力的局面,人民币汇率有了更多腾挪的空间,而且央行也是有底线的,不会坐视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更会是形成双向波动预期,以免引发居民恐慌性购汇。周三人民币中间价开在6.6001,但随后快速收回,加上1月初触碰6.6,已经两次测试6.6关口,因此6.6也被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是央行的底线,当然我更认为会是区间概念,预计6.6-6.7会是下半年汇率波动的底线,这也是2010年年底人民币汇率整理平台。1月触及6.6时,沪伦比值最高达到约8的水平,但此次沪伦比值却温和的多,预计下半年或会再次触碰8,但难以超越,触及8时也会是下半年难得的保值操作机会,当然要管控好汇率风险。

接下来再关注亮眼的M1、M2数据。5月份中国M1的同比增速达到了23.7%,这是该数据连续近11个月的同比上升,特别是进入到2016年之后,该数据同比增速超过20%;同期M2增速尽管也保持在较高的速度,但增速已经明显下降,M1统计数据很大一部分是企业活期存款部分,该数据的上升反映了企业融资环境大为改善。M1-M2缺口在迅速扩大,企业在货币宽松之后开始囤积资金,而不是去做投资,这由2016年以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65%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雪崩式的下降,5月份仅仅增长了3.9%,几乎到负增长。
  接下来再关注亮眼的M1、M2数据。5月份中国M1的同比增速达到了23.7%,这是该数据连续近11个月的同比上升,特别是进入到2016年之后,该数据同比增速超过20%;同期M2增速尽管也保持在较高的速度,但增速已经明显下降,M1统计数据很大一部分是企业活期存款部分,该数据的上升反映了企业融资环境大为改善。M1-M2缺口在迅速扩大,企业在货币宽松之后开始囤积资金,而不是去做投资,这由2016年以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65%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雪崩式的下降,5月份仅仅增长了3.9%,几乎到负增长。

再结合社会融资规模以及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近三个月持续下滑,主要是影子银行的核心构成部分(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被打压,这也体现出企业投资热情的降低,新增人民币贷款却是超预期,但看内部构成数据发现多为居民购房贷款所致,居民加杠杆买房也算是成就了国内流动性的释放,因为本身外汇占款在降低,居民买房会带动房企拿地积极性,而银行就会以土地抵押向央行借款,由此弥补因外汇占款降低导致的流动性规模的降低。但我们看,资金未能进入实体生产环节,而且我们还了解到企业贷款其中约60%会用来归还利息,同时经PPI调整后的真实贷款利率仍处于高位,这非常不利于需求端的扩张,当然也难以带动PPI大幅回升,大宗商品也难有亮眼表现。但是M1增速与CPI延后半年数据高度相关,CPI下半年或会再次走高,限制需求端政策的发挥。
  再结合社会融资规模以及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近三个月持续下滑,主要是影子银行的核心构成部分(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被打压,这也体现出企业投资热情的降低,新增人民币贷款却是超预期,但看内部构成数据发现多为居民购房贷款所致,居民加杠杆买房也算是成就了国内流动性的释放,因为本身外汇占款在降低,居民买房会带动房企拿地积极性,而银行就会以土地抵押向央行借款,由此弥补因外汇占款降低导致的流动性规模的降低。但我们看,资金未能进入实体生产环节,而且我们还了解到企业贷款其中约60%会用来归还利息,同时经PPI调整后的真实贷款利率仍处于高位,这非常不利于需求端的扩张,当然也难以带动PPI大幅回升,大宗商品也难有亮眼表现。但是M1增速与CPI延后半年数据高度相关,CPI下半年或会再次走高,限制需求端政策的发挥。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三、供需分析

  1.铜矿供需分析

  站在2016年3月份视角看铜矿新增项目(大于10万吨/年产量),与2015年年初预计比较,新增项目数量降低明显。铜价的持续下跌确实对投资影响较大。不过减少的还只是规划项目,已在建项目仍继续进行。但要指出的是项目上马与否价格起关键作用。

已投产大型铜矿项目减去减产、关停部分,我们发现2016年、2017年铜矿新增产能仍然较为乐观,正如国际铜业研究组织 (ICSG)所预测,2018年之前铜矿产能增速仍较高。
  已投产大型铜矿项目减去减产、关停部分,我们发现2016年、2017年铜矿新增产能仍然较为乐观,正如国际铜业研究组织 (ICSG)所预测,2018年之前铜矿产能增速仍较高。

供需预测一家之言,因矿山众多、需求环节涉及各个方面,统计难度很大。预计2017年供需过剩达到高位后回落,2019年进入供需偏紧状态。
  供需预测一家之言,因矿山众多、需求环节涉及各个方面,统计难度很大。预计2017年供需过剩达到高位后回落,2019年进入供需偏紧状态。

一季度铜产量(能统计到的)未如预期减产,产量同比仍增加3%,多家大型矿企称选择降成本而非减产。一季报数据显示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继续下降,多数矿山现金成本位于3300-3800美元/吨之间,铜矿山还有利润。
  一季度铜产量(能统计到的)未如预期减产,产量同比仍增加3%,多家大型矿企称选择降成本而非减产。一季报数据显示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继续下降,多数矿山现金成本位于3300-3800美元/吨之间,铜矿山还有利润。

2.冶炼环节分析
2.冶炼环节分析


  2016年国内新增冶炼产能97万吨,但上半年几乎未有产出,下半年甚至2017年新增产能才会有效释放。

2015年至今国内停产的精炼产能约46万吨,只有10万吨准备复产,剩余36万吨还未有复产迹象,其中废铜为原料的有31万吨,在目前废铜紧张的局面下,加之废铜生产精铜已不占优势,预计已属于淘汰的落后产能,短期内复产无望。
  2015年至今国内停产的精炼产能约46万吨,只有10万吨准备复产,剩余36万吨还未有复产迹象,其中废铜为原料的有31万吨,在目前废铜紧张的局面下,加之废铜生产精铜已不占优势,预计已属于淘汰的落后产能,短期内复产无望。

去年国内大型冶炼厂发布联合减产声明,称2016年将联合消减产量35万吨。而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并不尽人意。当然这与加工费(TC/RC)高企有关,冶炼厂还有加工利润。
  去年国内大型冶炼厂发布联合减产声明,称2016年将联合消减产量35万吨。而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并不尽人意。当然这与加工费(TC/RC)高企有关,冶炼厂还有加工利润。

上半年冶炼厂检修力度较大,影响了部分产量,但预示着下半年检修规模会变小,产量会增加。
上半年冶炼厂检修力度较大,影响了部分产量,但预示着下半年检修规模会变小,产量会增加。
上半年冶炼厂检修力度较大,影响了部分产量,但预示着下半年检修规模会变小,产量会增加。


国内表观消费量数据统计看,2016年前四个月表观消费量较为稳定,产量稳步增加,上期所铜库存下滑较快,但保税区库存增加覆盖了上期所库存的降低。下半年表观消费量会增加,因为历史数据看产量与进口量会在下半年回升。在实际需求未能有效匹配的话,供应压力会凸显。还需提到的是近来出口有增加趋势,这也符合我们的判断,按目前的加工费,当进口亏损达700-800元/吨时,进料加工再出口有微薄盈利,这会促使有加工手册的企业出口到保税区。
  国内表观消费量数据统计看,2016年前四个月表观消费量较为稳定,产量稳步增加,上期所铜库存下滑较快,但保税区库存增加覆盖了上期所库存的降低。下半年表观消费量会增加,因为历史数据看产量与进口量会在下半年回升。在实际需求未能有效匹配的话,供应压力会凸显。还需提到的是近来出口有增加趋势,这也符合我们的判断,按目前的加工费,当进口亏损达700-800元/吨时,进料加工再出口有微薄盈利,这会促使有加工手册的企业出口到保税区。

3.需求分析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3.需求分析


  电力方面,2016年1-5月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高达40%,不过增速主要来自特高压的建设,特高压对铜的消费比重偏低,而且看历年数据,此次累计同比增幅触及历史高位,下半年增速回落在所难免,毕竟今年电网计划投资还低于去年。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农网改造升级,不过多数省份在十二五中农网已做过升级,目前陕西、安徽、重庆、西藏以及南方电网覆盖的省份,是农网改造的重点,但规模已不及往年,对铜消耗增量会降低。

空调行业方面,据产业在线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5月家用空调生产1065.1万台,同比下滑10.1%,销售1054.15万台,同比下滑11.8%。库存高企是导致空调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5年空调市场零售量总规模只有4170万台,而目前渠道库存不到3000万台,清库仍是首要任务,据了解,某巨头企业已经将清库结束的节点从年中推到了年末,这样直接影响铜管企业开工率。
  空调行业方面,据产业在线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5月家用空调生产1065.1万台,同比下滑10.1%,销售1054.15万台,同比下滑11.8%。库存高企是导致空调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5年空调市场零售量总规模只有4170万台,而目前渠道库存不到3000万台,清库仍是首要任务,据了解,某巨头企业已经将清库结束的节点从年中推到了年末,这样直接影响铜管企业开工率。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四、行情展望

  宏观面上,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次数预计仅有一次,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冲的动能减弱,这对大宗商品的压制作用减弱。国内在权威人士讲话后,需求端的刺激力度减弱,重新关注供给侧,但预计难有超预期动作,需求端还会有托底动作,预计财政政策会适时发力。供需方面仍处于过剩局面,因国内冶炼厂在2016年减产动作不明显,在目前加工费下仍有利润,国外矿山更多选择降低成本而非减产,这更提高了下半年的加工费(TC/RC),冶炼厂下半年产量会季节性回升。总体看,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消费旺季已经过去,电力行业投资增速下半年转弱,空调与房地产行业仍以去库存为主,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铜价料在4000-5100内宽度震荡,均价预计在4600左右。

  风险点:国内经济政策超预期;需求好于预期;
总体消费增速回落,下半年供应过剩压力或会加大 | 铜半年报
  【免责声明】:

  所有分析与结论仅供参考使用,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务必谨慎操作!

  版权仅为一德期货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一德菁英汇

(责任编辑:王雪冰 HF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