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讯(市场分析师:徐芳):
在目前汽车润滑油市场,美孚、壳牌、昆仑、长城等国内外行业大牌,凭借强大的资本优势和多年累积的用户群体,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有关专家表示,如不重视品牌品质,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2016年,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汽车润滑油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据了解,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物流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汽车尤其是卡车在物流运输中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汽车配件等行业发展,尤其以润滑油为主的汽车辅助行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国外知名品牌的争夺,在新形势和变化下,润滑油行业整合在即,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品牌影响力之下,润滑油行业巨头在市场中的发言权不容小觑。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日发布《壳牌润滑油产品价格通知函》。作为全球最大的润滑油生产和供应商,壳牌润滑油的这则涨价通知在中国市场引起强烈反响。在巨头掀起的涨价潮来袭之际,民营润滑油“涨”还是“不涨”?是“保证产品品质”还是“保住市场份额”?终端和消费者能否接受涨价了的产品?巨头掀起的涨价潮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成了润滑油乃至汽车后市场圈子热议的话题。
涨不涨?民营润滑油企业应理性应对
随着上游原材料的上涨,适当调价或许在于情理之中,而问题的焦点是何时涨和如何涨。当然,涨价不是一出仅由润滑油企业表演的独角戏,而是企业与消费者、与同行对手博弈的结果。企业更应把价格作为一项战略决策,通过涨价来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的,大企业与小企业的策略也不同。
不同规模的润滑油企业,其原料的采购规模、议价能力和库存能力大不相同,抗涨价能力也就大不相同。大企业、大品牌抗价格波动的能力比较强,他们拥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品牌优势明显,有充足的利润空间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抵御涨价带来的风险和市场的压力。而较小的润滑油企业的抗涨能力有限,在市场上缺乏定价话语权,涨价对行业缺乏影响力,如果单方面跟风涨价,可能会失去原有的消费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涨价更像是大企业之间的角力。大企业借助资本和品牌的力量,在市场大洗牌阶段,借机扩张,这个时候,小企业只能伺机行事,谋求生存。
专家表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下,强者生存,润滑油厂商可以借鉴以专注高端品质为价值理念的哈弗润滑油等实力派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查找不足,不断进步,真正做成令消费者信赖的润滑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