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说债:央行定向调节流动性为主
时间:2016-07-21 09:11:11
来源:
期货日报
在7月大量资金到期的情况下,央行至今依然未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节,而是采取两次续作MLF的方式进行中性对冲,7月至今已续作的规模达到4860亿元。这暗示着,相对于主动宽松而言,当前央行更注重精细化定向调节流动性。随着到期资金缺口的不断补充,央行降准的预期下降,我们认为短期之内难盼来央行降准。
央行是否采取一项措施,通常可以从必要性与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相比去年连续降准,今年年初至今央行仅在3月1日进行了一次降准操作。央行3月1日的降准较为突然,主要由于当时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仅4.91%,经过季节性调整的环比增速0.40%,同样是较低的水平。当时央行采取降准措施,兜底经济的意味比较强。3月新增信贷1.37万亿元,也是比较高的月份,反映出当时管理层稳增长的决心。虽然7月资金集中到期,但央行并没有必要降准。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并好于预期的5.9%。转型改革阶段的货币宽松主要是兜底经济,而非刺激经济增长。因此,在经济稳定运行阶段,央行没有必要进一步宽松。
笔者认为,当前央行降准面临着多重制约因素。虽然三季度CPI仍处于下行阶段,但受到较为严峻的洪涝影响,CPI的下行幅度可能不及预期。一般,7月和8月是我国的汛期,农产品(000061,股吧)往往在此阶段出现环比上涨。严峻的水灾年份,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更大。1998年我国处于通缩周期,CPI同比增速为负,但受到严峻的洪涝形势影响,汛期两个月粮油价格依然出现环比上涨,分别为2.4%、1.6%。从1995年至2015年数据来看,汛情严峻年份CPI环比上涨0.70%,高于非严峻年份的0.37%。
此外,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结构性问题,依靠“漫灌”效果可能并不佳。6月金融数据显示,M1、M2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4.60%、11.80%,二者剪刀差扩大到历史高位的12.80个百分点。这显示企业活期存款的增速更大,反映出企业并不是缺钱,而是“有钱却不愿意投资”。这一状态同样直接反映在不断下滑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央行降准提振经济的影响有限。
对A股而言,笔者认为市场可能随着宽松预期的落空而降温。今年A股反弹的逻辑在于,经济面临失速风险的时候,市场对宽松预期加强。随着央行短期略偏宽松政策的施行,市场展开反弹。一旦经济保持稳定,央行宽松的预期就会降温,市场随之降温。今年3月A股市场的反弹就是在2月经济相对低迷,随后稳增长政策加码下产生的。随着3月工业增加值回升至6.8%,稳增长政策力度减弱,4月新增信贷由前一月的1.37万亿元骤降至5556亿元,市场的反弹行情也随之结束。笔者认为,后期不排除有类似的情形重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王雪冰 HF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