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 糖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时间:2016-07-27 16:37:02
来源:
和讯名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布瑞克农业数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以下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布瑞克公司的立场
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与时俱进的国内糖市在供给侧又存在哪些问题呢?国内白糖产量连年减产为什么制糖企业扭亏无望呢?只有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温故而知新,只有了解过去数年中国糖市供给侧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才能更好理解当前国内糖价,才能对于未来糖价走向做出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过去十年国内糖市从基本自给自足到当前严重依赖进口是国内糖市供给侧最大的变化,在大约2008年以前国内自给率一直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国产糖为主、古巴糖和少量进口为辅的格局一直较为平衡,其中国产糖主导国内糖价话语权,减产年份糖价涨的多一些,增产榨季糖价跌的多一点,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国产糖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国际糖市的问题较为模糊,相对较高的糖价也促使制糖企业和糖农收益有所保障,国产糖长期产量不断增长。2008年中央四万亿带动二十万亿地方政府投资拉开了大放水的序幕,国内经济再次过热,为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胀国家采取了一些较为极端的做法打击物价快速上涨。“糖高宗”也在所难免,从严格控制原糖进口到允许直接进口白糖,高利润刺激加工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国内糖料种植面积也出现增加,三者叠加效应最终使糖市彻底走熊。
国内糖价连续暴跌之后,虽然国家也采取了及时收储等政策,但白糖进口加工产能、淀粉糖超常规增长已木已成舟,三足鼎立恶性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恶化,国产糖成本高启已从模糊转变为绝对劣势,国内制糖企业被迫连续降低甘蔗最低收购价,并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国产糖产量倒退十年,自给率降低到55%,国产糖已失去话语权并被严重边缘化了。
降低甘蔗最低收购价虽属无奈但恶果已显露出来,糖农种植积极性受到重创,而三足鼎立恶性竞争也是三败俱伤,这才有了配额管制,国内糖市自2014年秋冬之际展开了一轮恢复性小牛市,不过国产糖生产成本是全球主产国1--2倍的现状并没有改观,反而随着甘蔗最低收购价提高而有所增长。更让人无奈的是走私糖的异军突起呈几何形增加,又打破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进口、国产弱平衡格局,本榨季国内糖价一直较为低迷就不难理解了。国产870万吨,消费1500万吨,如果这要是换做2008年以前国内糖价上万元一点都不奇怪,而目前如此低迷原因只有一个即“在供给侧下国内糖市已发生天翻地覆本质性蜕变”。
是不是闭关锁国禁止配额外进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呢?在当今全球经济处于多年衰退期之时,中国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降低贸易壁垒还是会做出一定的牺牲,所以中国会以更为开发的姿态融入和促进全球经济,在春季糖会上有关领导关于“白糖要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讲话已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中国与东亚一体化、各类自贸区建设已经提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内糖市竞争会更为激烈。
中国国产糖的出路只能是在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工夫,不过国产糖生产成本高启是受地理位置、人工成本、机械化水平等等多方面客观因素构成的,很多是国内农产品(000061,股吧)的共性,是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的,并不是哪个行业自身所能解决的。在降低国产糖生产成本上国家也出台了糖料蔗保护基地、双高基地、良种机械化补贴、加大水利建设、税收优惠等政策,不过这些治标不治本,国内糖市供给侧另一个结构性矛盾是高品质白糖紧缺,低品质销售困难。想要提高白糖品质需要投入巨额技改资金,彻底改变当前生产工艺,而在当前国产糖已失去话语权的情况下,国产制糖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政策的不明确也决定了制糖企业不敢冒险加大投资力度。
综上所述,在评估国内糖价上已不能只盯着国产糖产量,进口糖已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当前国内糖市在供给上大约50%是国产糖,30%是进口糖,15%是走私糖,5%其它替代,其中国产糖生产成本普遍认为5600--5800元每吨,进口糖需按照外盘处于相对低位计算,走私糖没关税理论上价格更低,虽然不能按照木桶理论最短一块木板决定盛水量,但进口和走私拉低了国内白糖供应总成本是客观事实。在白糖供给侧改革上除了国产制糖企业需要练好内功之外,还需要国家采取更有力度的政策给国产制糖企业吃下定心丸,使其免除后顾之忧,从而有能力和有信心投入更多技改和鼓励扩种、提高双高资金。可以预见未来价补分离式直补取代传统收储政策已成为必然,若能在国内糖市尽早实施,对于提高中国食糖安全红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特约撰稿人冰峰,文章来自农产品期货网独家原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布瑞克农业数据
(责任编辑:王雪冰 HF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