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期货>正文

规范发展我国贵金属交易市场

时间:2016-08-19 00:41:10来源: 期货日报

  有助于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掌握定价权

  近年来,我国贵金属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整个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规范、有效及统一的监管体系,各种交易平台良莠不齐,发展状况比较混乱。因此,规范发展我国贵金属交易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功能良好的贵金属交易市场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规范发展的贵金属交易市场,有助于加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提高产品流通速度,并能够有效整合信息服务、交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诸多供应链服务要素,助力贵金属相关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次,发展壮大的贵金属交易市场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贵金属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掌握定价权,这对提高国家金融安全、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场外贵金属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自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贵金属交易市场发展显著,形成了包括场内和场外市场的相对完整的市场体系,但是,我国贵金属交易市场特别是场外贵金属交易市场的发展远未成熟,还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图为我国贵金属交易市场体系

  图为我国贵金属交易市场体系

  1.市场开放度较低

  目前我国在贵金属进出口贸易方面仍然存在较为严格的进出口管制。中国的贵金属市场不得不被动接受国际市场的定价机制,国际市场的贵金属价格也难以反映中国目前贵金属供求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得中国贵金属市场成为国际贵金属市场的影子市场。

  2.市场结构不完善

  第一,市场体系结构不完善。以黄金市场为例:首先,实物黄金市场体系结构不够完善。虽然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由上海黄金交易所、二级黄金交易中心以及银行柜台和首饰金店组成的三级实物金交易体系,但二级黄金交易中心的发展相当薄弱,影响了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黄金衍生品市场不够完善。国际成熟市场中,衍生品交易比例占到交易总量的90%以上。我国场内贵金属市场已有黄金期货,但场外贵金属市场主要是现货市场,这直接导致了市场规模有限,黄金避险功能、投资功能发挥不充分的现状,从而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二,交易主体结构不完善。从国际黄金市场运行经验来看,一个成熟黄金市场的交易主体结构通常以做市商为主,而目前我国黄金市场交易主体出现向“当业者”一边倒的现象,严重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做市商,从而影响了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

  3.市场竞争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合法的黄金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一家,区域性贵金属交易所无法交易黄金,竞争机制缺失,市场创新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充分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服务需求。

  4.做市商制度存在诸多缺陷

  虽然2011年国务院38号文明确禁止场外交易市场采用做市商集中交易方式,但很多贵金属交易场所使用其他名号实际上仍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做市商制度。目前我国场外贵金属交易市场上,做市商制度先天不足,存在很多缺陷:首先,缺乏有实力的做市商。国际上主要是大型银行担任做市商,我国场外贵金属交易市场上金融机构参与较少。其次,做市商风险对冲途径有限。目前国内区域性贵金属交易场所的做市商会员主要是将风险头寸对冲给本市场内的其他做市商会员,或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现部分对冲。由于资本项目管制等因素,尚无法与境外贵金属市场和境外贵金属做市商实现对冲,做市商始终存在交易头寸的敞口风险。最后,做市商的监管缺失。由于缺乏监管,我国贵金属市场上有些做市商,为谋取暴利暗中勾结,虚买虚卖,进行内幕交易和市场欺诈,联手操纵价格,损伤中小投资者利益,严重违反了市场法规,破坏了市场稳定。

  5.贵金属交易监管亟待加强

  第一,政府对贵金属电子化市场的认识跟不上现实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到贵金属的电子化交易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部分,目光仅限于自己的一片领地。有些政府部门懒政,纵容非法的交易场所存在。

  第二,法规滞后于贵金属市场发展的实际。目前,我国规范贵金属现货交易的法律法规未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且政府通过《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明确黄金市场及黄金衍生品交易监管职责的意见》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发展。

  第三,多头监管。由于未能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在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上的行政监管也存在相应问题。按现行规定,我国黄金市场的监管部门是人民银行,而商业银行个人黄金投资理财业务的主管部门是银监会,黄金期货的监管部门是证监会,一般黄金生产及首饰经销的业务监管部门则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这种多头管理很容易导致出现监管真空地带,并且造成市场管理混乱,影响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四,自律监管缺失。

  国际主要贵金属交易市场发展经验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在不同的环境和发展路径下,全球贵金属市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系统。汤森路透GFMS报告显示,黄金市场是全球杠杆最大的市场之一,白银等其他贵金属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在交易方式等方面同黄金市场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以黄金市场为例,分析国际主要贵金属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

  1.国际贵金属交易市场体系的构成

  在全球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中,伦敦、苏黎世是场外黄金交易市场的代表,以大型黄金批发商之间的网络为主体,将遍及世界各地的黄金现货交易联系起来,没有固定有形的市场,持仓量和成交量不透明。美国和日本是场内黄金交易市场的代表,其黄金交易最大的特点是将黄金交易纳入完备的期货市场体系运行。香港作为亚洲黄金交易市场的代表,最显著的特征是场外黄金交易市场发达。国际黄金市场体系构成参见下图:

图为国际黄金市场体系

  图为国际黄金市场体系

  2.国际贵金属交易市场的发展特征

  从全球贵金属交易市场发展的轨迹来看,贵金属市场体系存在着一个从实物交易到合约交易,从即期交易到远期交易,从场内交易到场外交易的不断演进过程。以伦敦为交易中心,以苏黎世为中转中心,连接纽约、东京、香港等地,一个24小时不间断交易网络、多层次的全球贵金属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当今全球贵金属交易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贵金属市场具有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多层次的贵金属市场体系以黄金为例来说明。国际黄金市场的多层次表现为:从事黄金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场内市场,如纽约黄金市场、东京黄金市场等;从事现货中远期交易的场内市场,如香港金银贸易市场;从事现货电子做市商交易的场外市场,如伦敦黄金市场、香港伦敦金市场;从事黄金零售业务交易的场外市场,如苏黎世黄金市场,其地位仅次于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黄金的存储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黄金零售市场。

  (2)以实物交易为基础的衍生品市场规模巨大。

  贵金属衍生品价值是从实物的价值衍生而来的,因此,实物交易是当今贵金属交易市场体系存在的基础,但从交易规模来看,贵金属衍生品交易量占据了90%以上的规模,居绝对主导地位。实物交易和衍生品交易两个市场是相互依存的。

  (3)场内与场外市场并存。

  全球贵金属交易市场体系是一个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并存的体系结构,两者在合约属性、交易标的物及参与者等方面有明显区别,但同时又紧密联系、共同存在。

  3.贵金属交易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黄金市场发展迅速,交易品种推陈出新,立法监管不断进步,制度日臻完善,其经验和教训对引导中国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合规守信是市场发展的基石。

  良好的信誉以及规则的合理与稳定是市场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制定相关规则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之符合市场惯例和发展规律,同时应当尽量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化解有关风险,避免行政性干预。

  (2)场内、场外市场边界日益模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贵金属交易模式不断创新,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之间的功能界限越来越模糊,两类交易之间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场内期货和期权的标准性,通过会员和商业银行转化成更加灵活多样的场外合约交易;而场外的活跃交易又增强了场内合约的流动性。黄金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3)机构投资者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以商业银行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伦敦黄金市场中五大商业银行曾决定黄金价格,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卓著的信誉能力能够发挥做市商功能,既保证了交易合约的履行、实现了信用增级,又加速了资金周转。在纽约、东京等主要的黄金期货市场上,商业银行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其参与方式包括自营黄金现货、自营黄金期货期权、黄金交易清算、黄金借贷、黄金保管、买卖黄金基金等。同样,黄金衍生产品由于其高技术性和高风险性,难以被一般企业合理和有效利用,而商业银行具备丰富的金融产品创新和衍生产品交易的经验,能够更好地利用黄金期货等衍生产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套期保值和杠杆交易服务。

  (4)对外开放能够推动市场发展壮大。

  从各大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黄金市场要发展成为国际市场,都是在实施对外开放后实现的。而外汇管制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决定了本国或本地区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还是区域性市场。区域性黄金市场要实现突破式发展,必须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如英国、美国政府不但鼓励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及黄金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有效利用资金、技术和资源,更对黄金进出口实行了完全开放的政策。

  (5)市场主体多元化有助于持续发展。

  黄金市场要发展壮大,必须建立起以投资功能为主导的多层次市场。综观国际主要的黄金市场,不仅包括商业银行,还包括各类产金、用金企业,中央银行,投资银行,基金公司等机构用户。如在纽约黄金市场,仅市场核心成员就分为三类,而通过这些核心成员参与交易的非会员和投资者更是种类繁多。而香港金银贸易所近年来曾一度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参与者单一,主要为产、用金企业。市场主体多元化能解决参与者结构单一所导致的“单边市”等结构性矛盾,更好地与国际黄金市场接轨。

  我国贵金属市场未来发展建议

  1.明确市场定位,把握发展方向

  第一,合法化。从国际贵金属市场发展经验看,场外交易占据主导地位。而根据我国现有规定,除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以外,区域性市场仍然处于政策边缘,其交易模式和功能还没有纳入国家法规的规范中。因此,将贵金属多层次市场的框架纳入国家法规的规范中,是推动贵金属市场发展的最重要工作。

  第二,规范化。加强监管,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是“十三五”时期贵金属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三,国际化。目前,我国贵金属市场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人民币借助黄金市场国际化来实现自身货币走出去战略,将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因此,贵金属市场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国际化方向前进,通过贵金属市场的不断开放,不仅可以争夺贵金属的国际定价权,还可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探索经验。

  2.完善体系层次,优化市场结构

  建立多层次的贵金属交易市场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发展贵金属场内市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首先,应大力发展贵金属期货市场,在做深做精黄金、白银期货品种的同时,积极研发并尽早推出相关品种的期权合约,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既风险可控,又能满足不同层次投资需求的产品。加快贵金属类期货品种的上市,完善交易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推动涉贵企业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使投资者结构趋于合理,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大力发展黄金场内市场,提升黄金市场定价权。

  (2)大力发展贵金属场外市场,健全我国贵金属市场体系。

  第一,制订统一的场外贵金属市场法规,明确监管主体。对于场外市场,应通过立法将其纳入监管框架,通过制订统一的场外市场监管法规,建立起中央指导、地方监管的法律监管体系。可以参照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的成熟经验,对场外市场参与者的资格、市场的信息披露等有关情况予以规定。此外,在强化行政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市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第三方贵金属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作用,协助政府规范市场,促进场外市场健康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区域贵金属交易市场。区域贵金属交易市场作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多层次贵金属市场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区域贵金属交易市场应在完善自身的交易结算制度基础上,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积极推进交易所国际化。即通过交易平台安全性和电子通讯技术上的突破,方便境外合格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及通过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业务,增加交易量,增强我国贵金属价格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利用区域交易所为期货市场培育品种和投资者。对于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国内市场发展有限,尚不具备期货市场上市资格的贵金属品种,可以先在区域交易所上市交易,利用区域交易所市场培育品种和投资者,为后期在期货市场上市奠定基础,如重要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材料钯金。

  第三,从国家战略层面,把贵金属交易市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发展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国家重点项目规划当中,给予其政策上的支持。

  第四,发展贵金属现货集散地市场。贵金属现货集散地市场在构建多层次贵金属市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对场外和场内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一方面,贵金属交易逐步实现贸易国际化,即打通中国贵金属进出口障碍,逐步实现自由进出口,拓宽实物流入的渠道;另一方面,国家应该从本国的贵金属发展战略和贵金属市场的特点及供求状况出发,参照国际经验,对贵金属行业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贵金属市场的发展。

  3.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贵金属市场在国家战略层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贵金属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垄断现象,不仅体现在现货市场贵金属的进出口上,还体现在电子交易市场上。因此,要促进贵金属市场的健康发展,应打破垄断,放开竞争。具体措施如下:放开市场准入条件,给予区域交易所市场主体的身份,创造竞争环境,把创新和变革的主动权交给交易所和市场参与主体。政府只负责制定规则、完善规则以及监管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有序的竞争环境。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动力下,交易所会通过加强管理来规范市场,上市多样化的贵金属品种,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改善自身运作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市场影响力。

  4.优化监管体系,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鉴于贵金属交易市场国际化、多层次的特点,推进监管的顶层设计,对于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应通过立法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监管制度与监管措施,强化监管技术安排。

  一是对于场内市场,应建立起由一家金融监管机构为主的集中统一监管。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不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需要。

  二是对于场外市场,应建立由中央金融监管机构统一指导,中央与地方共同监管的联合监管机制。

  三是建立和完善贵金属全国协会和地方协会,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授予其自律管理职能,协助政府规范贵金属市场。在国家层面立法还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由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性行政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自律监管权力。

  5.发挥全国性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由于全国各地的地方性交易中心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市场统一的声音,因此可以由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牵头,先成立广东省地方交易所或者交易市场的行业协会,待条件成熟后推动成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一方面总结经验,探索合法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国家立法建设;另一方面实现行业自律,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共同促进市场发展。

  6.强化地方监管,防范区域风险

  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当积极推动地方性交易所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另一方面应当建立有效的针对地方性交易所的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性规章及管理框架,实施法律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弥补国家层面法律“供给不足”的缺陷。要实施事中或者事后监管,不能只审批不监管,防范区域性风险发生,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