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竞怡 摄
|
商品市场度过了近5年的熊市,在这期间做不做套期保值让企业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如今,在被市场“虐”完后,多数企业开始重视套期保值交易,而期现是否对应成为套保盈亏的一个关键因素。
经历5年商品熊市,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疯狂下跌给了企业血淋淋的教训。
“可以说很多企业都明白了做不做套期保值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云晨期货研发部部长杨泉在最近的锡产业链调研活动中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我们在锡品种上申请的保值头寸没怎么用,但2016年大不一样了,申请的头寸不断增加。
期货品种的迅速发展增大了企业套期保值交易的可操作性,在调研中记者发现,企业对套期保值不再陌生,甚至很多国有企业已形成完善的操作规范,学会带着“枷锁”在期货市场中跳舞。
套保意识加强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期货套保经理叶永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企业开始重视套期保值交易是被市场教育出来的。”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锡业分会副秘书长夏振荣提供的数据,2015年,锡全球供需均下降,价格一路下跌,当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锡平均价为每吨16029美元,同比下跌26.7%。其中,2015年中国精锡产量为16.6万吨左右,同比小幅减少2.4%,消费15.8万吨,同比减少3.1%。供应持续大于消费近8000吨,锡价整体呈现单边下跌,中国锡冶炼行业经济效益亏损严重,规模以上的锡冶炼企业2015年亏损35.59亿元。
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做不做套期保值让企业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我们服务的一家锡企业在2015年价格单边下跌的时候没有做期货套保,结果损失惨重,虽然企业通过现货经营收缩来止损,但由于价格低于企业生产成本线,企业不得不断臂求生,裁减员工。”杨泉遗憾地表示。
叶永生也指出,2015年下半年行业亏损面积比较大,直到2016年2月,锡价才开始回暖,3月很多企业才逐步摆脱亏损困境。
杨泉告诉记者:“上述亏损企业在惨重损失面前不得不寻求期货避险工具的帮助。2016年,该企业开始涉足期货套保,在上半年锡价回暖过程中,原料比较紧张,企业通过期货市场采购,在原料端控制成本,已经开始盈利。”
“早在2004年,云南锡业就获得了开展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资格,品种就是锡。但是由于政策引导,锡行业在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套保需求越来越强烈。”叶永生透露。
锡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对锡的进出口政策是鼓励进口,限制出口。我国自2002年开始实行锡及锡制品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出口配额逐年减少。自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锡产品出口征收关税,其中锡矿砂及精矿为20%,非合金锡为10%,锡废碎料为10%,当年中国转变为锡的净进口国。
叶永生进一步指出:“2008年以前,大多数锡产品出口,卖到国外,全球锡定价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定价,因此只有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价格进行套保,利润才锁得住。2008年以后,政策一变,锡的销售和定价逐步转到国内市场,而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使得锡需求增加,以前国内锡需求也就两三万吨,现在是15.8万吨左右,供需缺口还需进口来弥补。从原料结算到产品结算都已脱离了伦敦市场,企业需要国内自己的价格发现和避险工具。”
2015年3月2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锡期货交易。不过,在2015年大部分时间内,由于锡期货处于起步阶段,日成交量只维持在1000手左右。“这对生产规模万吨以上的企业来说,市场深度是不够的。”叶永生坦言。
不过,2016年,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锡的成交持仓大幅增加。2016上半年,SHFE锡期货成交量176.07万手(单边计算),合176.07万吨。从各月交易数据来看,2016年第一季度锡期货成交量逐月递增,第二季度起有所回落。同时,2016年上半年,锡期货日均持仓量为13832手(注:市场总持仓量双边计算,单个客户持仓量单边计算),相较2015年下半年的3584手增长了286%。
“锡在中国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一是产销集中在中国,二是集中在中国的云南和广西。全球锡产量34万吨,而中国产量和消费占去半壁江山。中国产量又集中在少数企业。这些企业产量都在万吨以上。2016年,锡期货日成交量一度达到近12万手,持仓也有2万多手,已经足够承接这些企业的套保。”杨泉说,随着锡期货品种日渐成熟,企业参与度将大大提升。
期现对应成关键
但参与套期保值并不是结束,做了还需做好。
如果按照教科书,套期保值只要做到时间对应、数量对应、品种对应、方向相反即可。“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教科书描述了静态的套期保值,但企业是连续经营的,每天都有进和销,头寸是变化的,甚至还有合同违约的情况。这就对企业做套期保值时的期现对应提出了挑战。”杨泉指出。
杨泉发现,套保亏损的机构客户一定存在的问题就是期现未对应。
叶永生坦言:“套期保值是门艺术,在层层规定制度框架下,还要具备一定灵活性。”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面对套保,云南锡业有完善的制度操作规范,这一方面是对套保进行流程管理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对经营决策者和交易人员的保护。
“我们年度的、阶段的大型套保计划经过四层管理。第一层要通过公司的董事会;第二层是公司经理班子,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等各部门主任;第三层是市场部;最后到期货科进行具体操作,过程控制。”叶永生透露。
叶永生告诉记者,以前企业是发现了机会再去打报告申请审批,半个月过去,套保机会也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失去。“现在我们提前做年度套保,根据新一年的生产目标对大型套保方案提前申报,形成文字的批复,方案包含数量规定、套保比例、价格波动区间、简短的宏观经济分析等,大的方向确定下来,在此范围内,期货部门再进行灵活调配。”此外,季度或月度的阶段性的套保方案,也会提前上报,在异动前提出,避免出现抓不住机会的情况,当然这对市场判断提出更高要求。
而对于不同的产品、业务,企业的套保策略也不同。
以企业库存为例,据叶永生介绍,由于企业澳炉不能停,通常会备1个月左右的货,再加上原料到最终产品生产的过程可能长达45天,沉淀其中的中间产品面临价格风险。如果价格波动超出20%至30%,需提取减值准备,引起公允价值变动,因此库存和中间品都需要价值管理。
具体来看,如果锡价格达到每吨12万元以上的年内高价,在这个价位企业有中间品约4000吨,那么可以先抛售2000吨,等价格下跌到每吨10万元附近,把套保空单平掉。再用低价新购的原料补充进来重建库存,这样一来一回,中间品的成本就降了。
“更短期来说,原料分公司采购员购买了一笔原料,但目前市场价格较高,单子拿来市场部期货科提出意见,如果我们觉得市场价格上升,就会建议只套保80%的量。如果采纳,那就进行不完全套保。这些交易都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叶永生表示,有些套保制度是原则性的,比如年度的套保计划、阶段的套保计划的制定和审批,不能简化。但在框架内寻求最大限度的灵活性,最大程度创造效益。比如我们做月度套保长单的交易员,根据月均价逢低平仓,他就有短期点位选择的自由。
套保人才短缺
企业这个门外汉对套保提需求甚至指挥套保工作并不容易。
杨泉指出:“企业利用期货工具以及期现结合是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杨泉透露,云晨期货因地域和股东原因,机构客户比例较高。在维护中我们发现,能够盈利的套保客户都发挥了自己的现货优势,并在套保制度上进行了严格管理。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盈利的企业无论开始是否有人了解期货市场,最终会培养一批自己的员工进行套保。
叶永生也指出:“套保人才短缺是全行业的问题。企业要在大方向可控的前提下提供交易员试错的机会,交易优化才能保证套保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锡期货的发展,叶永生认为,伦敦金属交易所只要投资者手中有头寸,头寸可以移到任何时间点,每天都可以结算、交割。这依赖于LME完善的升贴水体系和足够的现货支撑。但国内期货市场合约一个月才交割一次,在服务现货企业时略显不足,阶段或者月份现货价格太低时,或者现货销售的数量太少时,想通过期货交仓实现不了,希望交易所通过发展大宗平台,提供仓单交易和仓单串换服务,为场内期货市场提供配套,作为现货企业一个销售渠道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