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现货>正文

洪泽审结非法经营“网络白银”案 涉案金额达8000余万

时间:2016-08-30 14:27:02来源: 法制网

  打着“现货白银”幌子 干着“期货白银”买卖

  江苏洪泽审结8000余万“网络白银”非法经营案

  法制网记者 丁国锋 法制网通讯员 马强

  从事过投资理财的人,难免都会遇到推荐“现货白银”交易的各种信息,往往会被这种称之为“高回报、见效快”的噱头吸引,其中不乏血本无归的。而其中又有很多人,因为对这种投资理财方式缺乏了解,在受到欺诈后却很少有人真正求助于警方的。

  2016年8月20日,涉案金额达8000余万,受害人遍及江苏、山东、湖南等多省的特大非法经营“网络白银”案,经过江苏省洪泽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主犯刘国忠有期徒刑五年,处罚金350万,另2名从犯叶懿、叶宜陆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50万元。

  误信“专业”建议 积蓄一步步被套

  30多岁的吴女士是江苏洪泽人,她热衷于投资理财,股票、基金凡是可以进行投资的,几乎都玩过。2014年1月,经朋友介绍,吴女士接触到一名为“现货白银”交易的投资品种,回报高、见效快,她很快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吴女士很快在“南方银”、“中鑫国投”等多个投资平台投下了20余万元。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吴女士几次操作都很不理想,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10万元。

  “既然自己对这个投资业务不熟悉,干脆找个靠谱的公司帮自己操作。”把失败归结为不熟悉业务,没有职业操盘人专业的吴女士决定寻找专业人士带自己“操盘”。

  2014年4月,吴女士在网上加入了一个叫“湖南国兴银白银操作”的QQ群。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后,在网名为“天道酬勤”专家建议下,吴女士成为了一家名为湖南国兴贵金属销售有限公司的客户,开始聘请其代为进行网络“现货白银”投资。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吴女士拿出20余万元投入指定帐户,根据国际白银价格走势,在公司为其配备的专业分析师指导下,以“喊单”形式进行白银投资操作;公司按照交易额和交易次数收取服务费、咨询费,投资风险双方各承担50%,赚钱的话,公司抽取30%利润。

  2014年5月至6月,在“专业分析师”的指导下,吴女士捷报频频,连续几次操作赚了6万余元。正当吴女士对“专家指导”颇感满意之时,情况急转直下。在接下来的几次操盘中,吴女士连续遭遇失利,亏损了十几万元。

  对服务严重不满的吴女士,一怒之下打电话投诉公司客服。对方态度很好,说按照合同,公司愿意赔付亏损额的50%;为表歉意,还专门安排一名层次更高的“分析师”为其单独操盘,并安排其投资一项预期收益更好的新产品“安徽国银元”。

  看到公司这么有诚意,吴女士再次投入31万元,准备大干一场。然而换了分析师和投资产品后,吴女士的账户还是不停亏损。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31万赔了20多万。更让其接受不了的是,当吴女士准备从账户提取剩余资金时,却惊异地发现,自己不仅在不断赔钱,还要缴纳一笔数额不菲的交易服务费,帐户余额也被代理被公司以保证金的名义给暂扣了。

  正当吴女士准备打电话询问情况之际,她的账户被自己聘请的 “分析师”强行平仓,彻底亏得底朝天,31万化为乌有。

  看准交易规则漏洞 挂羊头卖狗肉

  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骗局后,吴女士如梦初醒向公安机关报案。2015年9月,警方前往湖南,将湖南国兴贵金属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忠,总经理叶懿,业务经理叶宜陆抓获归案。

  今年48岁的刘国忠头脑精明,做投资贸易多年,是湖南永州一个颇为成功的商人。2007年,刘国忠遭遇滑铁卢,投资白银交易大幅亏损。为什么会折戟沉沙,他苦苦思索。谜底直到2013年7月结识叶懿、叶宜陆兄弟俩才揭开。

  叶懿、叶宜陆都是80后,经营投资咨询公司,也从事“现货白银”业务,他们解开了刘国忠的困惑。

  原来,国家允许白银等贵金属进行现货交易,但白银的电子网上交易管理并不规范,市场上有很多公司打着现货白银交易的幌子,干得却是期货白银交易的买卖。业内称这种期货白银交易为“纸白银”。

  “现货交易是交易双方于当天或两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手续的一种交易行为,而期货交易则是一种远期合约,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两种交易的时间节点完全不同,分险也更难预测。以现货为名,行期货之实,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创造了空间。”案件承办检察官万滔说。

  “说是投资,其实更像一种赌博。” 叶宜陆在案发后说,交易公司掌握了大量的后台数据和最新行情走势,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来盈利。同时一旦察觉自己要亏钱了,就会通过后台软件修改系统数据、限制客户买卖等操作,让普通投资者亏损,这样就能稳赚不赔。

  了解行业奥秘后,三人一拍即合。2015年1月,拿到当地发改委从事贵重金属现货交易批文后,三人还合股成立了湖南国兴贵金属销售有限公司。

  5月,叶宜陆从上海购进了贵金属交易的服务平台软件(类似炒股软件),并租下了另一家网络公司的服务器,成立“湖南国兴银”、“安徽国银元”现货白银网络交易平台。

  6月,他们在湖南当地某写字楼租下门面,招聘了大量业务员、分析员、客服代表,并不惜巨资在网上发布广告、在金融论坛和QQ群上传链接,散发大量宣传册。

  平台有了,客户有了,剩下的就是怎么赚钱了。三个人密谋出了一个看似公平,实则陷阱重重的游戏规则:所有客户加入平台之前,都会签订一份所谓的“正规合同”,“请君入瓮”。洪泽吴女士正是被这份合同给圈住了。

  “现货白银交易”背后 “陷阱”重重

  2015年6月,洪泽县检察院依法对刘国忠、叶懿、叶宜陆涉嫌诈骗一案审查起诉。三人到案后交代了自己在明知没有期货白银交易资格的情况下,非法开设所谓“现货白银”网络交易平台,造成客户亏损的犯罪实施。

  据了解,之所以能吸引客户不断投入巨额资金,还是这一行业“屡试不爽”的欺诈伎俩。

  交易前期,刘国忠等人会给客户一点甜头,让客户赚一点钱。当客户再次投入大量资金后,他们利用交易平台后门,让“分析师”发出错误指示,引诱客户上当,造成投资失误。当亏损达到客户设置的止损价位时,又强行对其资金账户平仓,致其爆仓,造成客户巨量损失。

  就这样通过精心布局,三人在一年内就在全国各地发展会员2000多名,吸纳客户资金近8000多万元,非法获利300余万元。

  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目前该案仅洪泽县一名受害人报案。

  案件承办检察官万滔分析说,现在全国有数千家从事现货白银交易的大小机构和平台,但是仅有少数几家获得了国家相关监管机构的许可,大多数的交易中心都是打着“现货白银交易”的幌子,玩得却是“期货对赌”的骗局。亏了是投资者出血,挣了钱也都在犯罪分子的腰包里。这就是某些“现货贵金属交易”的本质。

  法制网洪泽(江苏)8月29日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储晓燕 H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