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红木市场经历前期调整后,总体趋于稳定;但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供需变动下,红木原材料与制品市场呈现不同发展态势。本文将从红木原材料市场与制品市场两个方面对上半年红木市场形势进行总结。
一 红木原料市场
(一)红木进口形势
2016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红木46.74万立方米(以原木材积计,下同),同比增长2.7%;进口额达4.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19亿元(以6.63的汇率折算,下同),同比下滑19.45%,上半年红木进口均价同比下滑21.56%。见图1。
6月份,受刺猬紫檀进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I的影响,非洲地区红木原木进口较5月份增加了近两倍,也拉高了上半年红木原木进口的同比情况。
受市场需求不振与出库存的影响,上半年国际市场红木交易均价同比下滑明显,对后市影响较大。
红木锯材进口方面,上半年我国进口红木锯材4.83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8.72%;进口额为0.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8亿元,同比下滑31%。上半年红木锯材进口均价为1524.21美元/立方米,同比下滑15.1%(见图3)。上半年,红木制品生产企业对锯材需求同比减少明显,进口量因此有所下滑,但月进口量保持较为稳定。
从进口来源地看。从2014年7月,我国进口非洲地区红木首次超过“南洋”地区红木,非洲成为我国红木原材料第一大来源地。今年上半年,我从非洲地区进口红木32.43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8.14%;进口额达2.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亿元,同比增长29.64%;进口均价为688.11美元/立方米,同比增长1.17%;非洲地区占上半年红木进口来源地的69%,同比上升16%。非洲地区红木进口的大幅增加,一方面,年初CITES对非洲刺猬紫檀的管制推高从非洲地区进口红木的增长,尤其在6月份进口量的猛增;另一方面,也反映当前红木市场对中低档红木的需求相对稳定。
上半年,我国从“南洋”地区进口红木14.05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2.27%;进口总额达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8亿元,同比下滑42.24%;进口均价为2565.82美元/立方米,同比下滑14.72%。上半年,我国从“南洋”地区进口红木占上半年红木进口总量的30%,同比下滑16%。“南洋”地区作为我国红木原材料主要产地,其成交量的大幅下滑,一方面受该地区红木资源减少,产地政府加大收缩红木出口政策;另一方面,国内红木市场去库存对该地区出产红木品种市场交易影响较大。
上半年,我国从中南美洲地区进口红木0.25万立方米,同比减少44.33%;进口额达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0.4亿元,同比下滑50.38%。该地区进口红木量占上半年红木进口总量的1%。与去年同期持平。见图4。(二)红木原材料交易走势
从进口价格来看。上半年,尽管红木进口总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进口总额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进口均价也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
在国内终端消费减少与原材料市场去库存的双重压力下,红木进口市场的价格屡屡走低。具体可见上半年HIPI指数(图5)。从国内原材料交易来看。上半年,受前期原材料进口价格持续走低(进口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化具有先导性)及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国内红木原材料交易价格也随之呈现微调,但整体运行平稳。
国内主要红木交易市场(华东、华南、西南、华北木材市场)均呈现低走的局势。西南市场受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价格浮动较大;华南、华东与华北市场得益于红木产业聚集地需求的支撑,价格出现小幅调整。目前市场原材料库存相对较为充足。见图7(部分数据来源于CTI)。上半年,市场主要品种--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与刺猬紫檀(俗称非洲花梨)市场低迷,交易价格相对平静。见图8。
二 红木制品市场
(一)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HPMI)
经长时间调整,上半年红木制品市场在经历2月份低点后有所回升。但由于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持续不足,上半年红木制品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警戒线以下。见图9。2月份,受春节假期的影响,市场景气有所回落。从二季度开始,市场景气止跌回升,主要是在市场情绪的带动下调升。
由于市场需求侧动力不足,致使市场回升基础薄弱,市场能否持续回升还有待观察。
上半年,红木制品市场整体仍处于警戒线以下,交趾黄檀、大果紫檀与刺猬紫檀制品市场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反映制品市场的出口压力依旧较大。库存流转也将加剧市场景气走势。
(二)红木制品进出口市场
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红木制品91160件,同比增加27.75%;进口额达1369.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078.85万元,同比增长47.1%。上半年,我国主要从9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红木制品,其中越南是我国红木制品进口最大来源地,占进口总量的94%。其次是老挝与印度尼西亚,分别占3%与2%。
我国累计出口红木制品3566件,同比增加1.94%;出口额达290.63万美元,约合1926.8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03%。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销往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仍是我国红木制品出口最大目的地,约占出口总量的38%;泰国居第二,占出口总量的26%。具体见图10。三 总结
(一)原材料进口小幅回升,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上半年,我国红木原材料进口出现小幅回升,集中表现在6月份的进口上。
刺猬紫檀列入CITES附录III后,其产地政府纷纷提高其贸易条件。在市场预期的推动下,6月份出现非洲红木进口暴增的形势。
上半年其他五个月,红木进口表现平平,甚至较往年均有所下滑。较为突出地反映在与生产直接相关的红木锯材进口出现小幅下滑。
上半年红木进口在市场需求低迷,以及国内市场去库存的压力下,市场流通压力依旧较大。
(二)市场需求不足,交易价格回升基础薄弱。
上半年,红木原材料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表现均欠佳。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也在非洲材大量进口的带动下屡创新低。尽管3-4月,红木原材料交易价格有所回升,但因缺乏足够需求的支撑,导致价格未能持续上扬。
市场有效需求与库存压力成为当前红木原材料市场回升的两大障碍。
(三)市场信心拉升景气指数,终端消费有待开发
经过去一年的调整,从上半年开始,行业的市场预期趋积极,从而推升了整个市场景气指数(HPMI)的走势。
但从景气指数的主指标—商品价格、新订单、场租指数来看,市场均未现明显变化。
市场新流通模式的出现—现货交易--成为上半年红木市场的新气象。各类红木现货交易均取得不俗成绩,给行业市场带来新活力、新希望。然后,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庞大的红木市场难以仅靠当前的现货交易走出阴霾,因此,通过供给侧开发新需求,成为带动行业市场发展努力方向。
(四) 红木制品进出口增长,市场需求依旧存在。
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进出口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反映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终端消费需求依旧存在。
从红木制品进口来看,东南亚地区是我国红木制品进口的最大来源地,随着近年红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部分红木企业向东南亚地区进行产业链转移,从而更为高效利用有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也是红木文化输出的表现。
从红木制品出口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出口目的地增加7个,出口量与出口额也大幅增加。在国内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庞大国际市场需求依旧存在待开发的红木市场需求。因此,充分利用和开发国外市场的有效需求,也是我国红木企业走出当前低谷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半年红木市场主要表现在“低迷”与“平稳”两个方面,这是行业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使然。红木产业作为资源型产业,其原材料进口形势是国内市场变化的结果,也直接预示着国内市场的未来走势。从上半年红木进口形势和进口价格变动来看,红木市场的复苏仍需一段时间的。纵观多年来红木原料对红木产业的影响,可以看出,作为资源型产业,红木原材料依旧红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红木制品作为消费品,终端消费才是行业发展的目的。在当前市场终端需求低迷的情况,通过供给侧开发市场需求,是带动行业走出低谷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