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产品既不是魔鬼,也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管理风险的手段。”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王春英在周四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汇局时刻考虑开放符合市场需求的衍生品交易。”
随着我国
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市场主体应该如何主动应对这种变化,管理汇率风险,成为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共同面临的挑战。此前,外汇局明确2016年外汇市场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完善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研究,扩大企业运用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功能,支持个人有序开展衍生产品交易。”
王春英在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实体经济,管理汇率风险,一直都是外汇局关注的重点。具体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继续推动外汇市场深化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丰富交易品种、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
2015年12月,
央行和外汇局发布公告,自2016年开始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至夜间23:30,同时引入合格境外机构,目前已经有三批16家境外央行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会员。
“境外人民币购售业务参加行,通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备案完成系统连接等准备工作,也可以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开展人民币外汇交易,促成境内外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王春英表示,外汇局还将进一步提高银行管理结售汇综合头寸的灵活度,方便其管理汇率风险,提供更好的交易服务。
同时,外汇局也时刻考虑开放符合市场需求的衍生品交易。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掉期冲销业务,提高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交易的灵活性,支持清算所提供更好的清算服务等。“这些都是扩大外汇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方向,都是为交易主体创造更好的管理汇率风险的市场条件。”
二是引导企业审慎管理汇率风险。过去一段时间国内外汇市场出现一些恐慌情绪和非理性交易行为,表明这些跟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不到位、习惯于单一思维来看或赌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趋势,还没有建立非常规范的汇率管理套期保值财务纪律。
王春英表示,外汇局会继续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帮助市场主体正确解读形势,帮助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还会通过推动市场自律管理。市场自律管理机制目前有两个方面:一是从2014年外汇局推动成立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职业操守和市场管理专业委员会自律组织;二是正在组织中的银行“展业三原则”自律公约。通过这两个自律组织,规范银行合规操作,督促银行加强客户风险教育,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合理运用衍生产品来管理风险敞口。
王春英强调,市场主体需要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一是要认真评估自身在贸易、投资活动中的汇率风险,要分析清楚哪里有风险、规模有多大、是承担还是对冲风险、选择什么工具。二是要准确定位衍生产品功能,衍生产品既不是魔鬼,也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管理风险的手段,只要运用合理,就有助于对企业主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