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探底回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却出现逾3.5%的贬值幅度,且不断创出新低,一升一贬之间让市场非常困惑,人民币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央妈到底什么心思?
说的直白一点--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而已,自监管者真正引入并参考一篮子货币之后,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曝光率不断上升,这样可以降低此前长期只关注美元的状况,也可以借此调节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一举多得。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谈论人民币是指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因为不管是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成交占比还是进出口贸易中美元结算比例,美元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
虽然在2005年汇改时,监管层就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监管层真正采取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还是今年年初才开始的,市场对于CFETS指数也有一个从认识到熟悉的过程。当然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表现也是相似的,除了篮子构成和币种比重不同造成的跌幅有些出入之外,原理是相通的。
以CFETS指数为例,根据路透计算今年截止4月20日的CFETS指数为97.30,今年以来累计下跌3.60%。仔细分析指数构成可以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指数占比26.4%,下同)、港元(6.55%)、英镑(3.86%)在这阶段分别升值0.55%,0.61%和3.48%,幅度都相对有限,这三个币种对指数产生约-9%的贡献。
人民币兑欧元(21.39%)和日圆(14.68%)在这个阶段分别下跌3.31%和8.92%,这两个币种对CFETS指数下跌贡献度超50%。另外在这阶段人民币兑澳元(6.27%)、林吉特(4.67%)、卢布(4.36%)都出现明显跌幅,指数跌幅有超30%是这三个货币贡献的。
年初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文章不断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年初时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要保持指数的基本稳定,例如上下2%水平,则很难确保让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基本稳定,特别是当时市场预期美元还将持续上涨时,隐含意思是放任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当时条件下显然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但随着美元指数转为下跌,外部环境明显好转,监管层采取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同时借助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贬值来拉低汇率指数,实现指数有序贬值;此举有几个好处,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可以淡化贬值预期,但幅度又明显低于美元指数,可以减少汇率波动对出口造成的影响,汇率指数有序贬值也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此举可为后续美元再度转强时,人民币兑美元弹性可以升至不引起单边贬值预期的水平,其余部分的贬值预期可以转移至汇率指数变动上,当前有序贬值为后续的升值提供了转圜空间。
在美元整体偏弱的状况下,汇率指数料继续有序贬值,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亦将维持相对稳定,这种组合对中国当前状况来说,应该是最合适的。
中国3月外汇储备结束连续四个月的减少,转为小幅上升;而外管局最新公布的3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额336亿美元,逆差额继续下降,表明中国资本外流压力进一步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