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一直以来,基建项目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中之重。
汇丰控股主席范智廉5月18日在香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大量基建工程投入,资金缺口庞大,因此建议业界可以将基建项目转化为新的资产类别,“在目前的低利率环境下,这类长线资产对一些长期投资者比如保险、养老基金十分具有吸引力。”
他表示,香港可利用在法律、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优势,为相关的基建项目分析、融资安排、风险评估等提供“模板”,从而方便投资者评估这类投资。
借力“一带一路”拓展债券市场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一带一路”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创造条件,营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便利投资者进行贸易和投资,令投资者觉得来投资是安全和有确定性。
陈家强建议,应该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亚洲地区债券市场至今发展不太成功,由于历史原因,政府债券市场规模远远小于欧美地区市场,而区内储蓄率高企,资金充裕,同时资金苦无出路,区内资金纷纷涌向美国国债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有助推动基建融资需求,从而刺激区内债券资产的发展,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具有挑战性,业界应该努力使这些基建项目在结构设计上符合金融机构的投资需求,这类项目可以提供长期的稳定现金流。“目前,全球机构投资者已厌倦低回报的成熟市场债券工具。”他坦言。
此外,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当日的论坛上表示,亚洲地区用于加强连接的基建开支,由目前至2020年大约每年的资金需求高达8000亿美元,香港可以作为融资平台,以及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等。
他透露,香港金融管理局旗下的“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IFFO)”筹备工作经已至最后阶段,预计两个月内可以成立。此举意在汇聚投资者、银行和金融业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建项目的投资。
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在会上透露,目前丝路基金运作已步入正轨,去年先后公布过3项实际项目投资,包括支持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投资建设水电站等清洁能源,这些项目可体现基金投资理念和模式,包括支持中长期发展项目,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
人民币有望成为沿线主要货币
随着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逐步增加,人民币国际化有望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
中银香港副总裁林景臻表示,人民币未来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货币,长期美元指数保持相对强势,即沿线国家货币有较大贬值压力,令人民币相对这些货币而言小幅上升的情况,反而有规避风险价值。
他指出,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金融交易及官方储备不但发挥原有作用,亦可发挥国际货币功能,“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结算、基建项目融资、以及跨境电子商贸等都有巨大拓展空间。”
同时,林景臻认为,香港特区应该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巩固及加强其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去年通过中银香港清算的人民币达到220万亿元,笔数达到346万笔,占全球人民币清算总额的60%以上。”他透露。
根据香港金管局5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及存款证余额为8884亿元,相比2015年底下跌约12%。同时,今年一季度点心债发行量仅为43亿元。金管局强调,目前的资金池规模足够支持大量的人民币金融中介活动和支付交易。
目前,多个亚洲城市均在积极争取成为区内的企业财资中心,市场憧憬亚投行会选择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税收优惠以外,一般企业在选择合适的企业财资中心位置时会综合考虑与企业核心业务的距离、人才储备的可用性、法律框架和结构的健全度以及债务资本的获取难度等。
林景臻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沿线市场带来巨大商机,香港应该努力成为亚洲企业财资中心,并指出,新加坡已经推出很多相关措施,因此香港应该赶上,此举不但令金融及商界受惠,亦可深化人民币离岸市场。
此外,他强调,香港要完善人民币融资渠道,包括银团贷款、发债等,吸引“一带一路”融资结构,同时亦强化离岸人民币风险对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