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召开后,中国央行周一(7月4日)晚间发布声明提到,正密切监控经济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形势的错综复杂不可低估。
英国公投决定脱欧虽然引发市场波动,但中国央行表示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中国央行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更为乐观,称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同时,央行重申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隐患增多,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英国脱欧或对中国金融市场冲击只是短期的,很快将得到平复。
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周一(7月4日)称,中国制造业PMI下降主要是因为,随着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在英国脱欧公投后上升,市场情绪恶化;预计7月份中国下调政策利率和存准率的可能性加大;英国脱欧对中国第三季度的直接影响有限,因其对英国的出口仅占总体出口的2%。
脱欧未能改变中国海外投资方向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周二(7月5日)表示中国将在英国脱欧公投后紧密关注欧盟形势,英国脱欧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一定影响,但影响是短期的。中国对外投资还是会保持积极稳妥发展趋势;英国脱欧公投对中国境外投资的影响有限。
而且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日前提出英国“脱欧”后经济振兴计划,其中包括加大力度争取中国投资;奥斯本表示,将积极寻求新的双边贸易协议,2016年将再次访华以保持投资继续流入英国。
中国仍然支持欧洲一体化
法国外贸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学家彭蔼娆周二(7月5日)称,在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之际,中国可能考虑了诸如英国脱欧和制造业PMI下滑之类的事件来允许人民币贬值;有迹象显示当局可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更多的微观管理,以保持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亚洲货币的竞争力。鉴于经济压力上升,预计政府将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挽救三季度制造业的表现。
中金分析员刘鎏周一(7月4日)表示,6月制造业PMI出口订单指数显示中国出口可能再度下滑。往前看,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概率增加,财政政策继续保持宽松并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出口订单降至收缩区间;6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6,再次进入收缩区间。
英国意外脱欧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欧盟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全球化进程逆行风险增加。但基于中国制造业外贸出口而言,中方仍然支持欧洲一体化。在内需达到饱和的情况下,一体化贸易壁垒较少的欧洲使得中国产能有所消化,进而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