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讯(市场分析师:弭澎琦):
导读:结构性调整、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产业战略的形成,归根结底就是目前我国支柱性产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表现颓靡,同时由于我国国有经济体制占主导的产业模式面对全面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挑战不断加深,由上往下的统筹式改革日趋迫切,2016
年注定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的一年。
顶层发力定力十足在去年至今,关于传统支柱性行业的调整、改革方面的指导方针不断出现在政、经各大会议的“桌面上”,而就在上周宝钢股份(600019,股吧)、武钢股份(600005,股吧)重组进入实质化阶段的同时,基本上也可以确定目前针对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架构已经日臻成熟,产业结构调整和过剩产业去产能化基本上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两道必答题,而就在近期中央层面频频发声的方向也明确体现出,中国总经济的调整仍要从国有经济出发,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众不同的政策调控力。
就在昨日北京召开的关于全国国企改革的座谈会中,习近平主席也重点强调了国有经济仍是中国经济和发展的支柱力量,壮大综合国力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中之重,重申了国企改革在现阶段的整体经济改革中的重要性。
国企改革老路重走?在中央层面不断完善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而坊间对于国企改革的明确性则并不统一,也有不小的声音似乎在说,国企改革、兼并重组会不会令中国经济体老路重走?
根据不断重申的此阶段的国企改革的方向来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兼并重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老把戏,并不能与历史的国有经济体制去同时对比,不同的矛盾放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是有着不同的解法的。虽然目前进入实质阶段的例子都在看宝钢和武钢的进程,然而并不仅仅是表面账本上显示的盈利水平宝钢在钢铁行业中名列前茅,而武钢是不折不扣的吊车尾,其中两者都在距离企业本部钢厂千里之遥的湛江重新布局,另一方面就是产品的高度重合性和企业定位差异也让两者牵手可能性大增。当然要认识到,两个上市央企走到一起的背景仍然是在顶层设计框架之下的。
如此来看,未来改革之路或并不仅仅围绕过剩行业进行,顶层框架的设计应是打破和纠正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当然同质化竞争严重和过剩行业被列入重点名单也是理所应当,毕竟盈利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社会稳定及行业的良性发展,所以在国企改革这盘大棋之下,过生产能的处理可以看做改革的杠杆性工具。
杠杆性工具用到飞起来目前来看,行业中出现两种2.0版的新常态问题,一个是常态化去产能任务落地、另一个是针对供给侧改革的杠杆性工具使用频繁。第一个常态时见报端暂不赘述,XX省去产能多少多少XX企业计划去产能多少多少,来自顶端的高压压力之下,去产能几乎已经进入“人有多大胆就去多大产”的状态。
而杠杆性工具,一个就是环保监察另一个就是国企改革,都是在政策端进行施压撬动这颗因产能过剩而滚不动的“球”,重点地区重点打击可以说是近两年以来最为明显的“出牌方式”,“中国钢铁产能看唐山”的唐山市去年下半年以来频频进行环保限产就是最好的说明,似乎这一招式相当的好用,敲山震虎式的敦促河北加快去产能的步伐,压缩不在顶层架构设计之中的企业生存空间、增加生存费用等方式,也在曲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接下来需要更紧密的关注国企改革的进一步动作,以及顶层设计细节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