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期货>正文

以大平台思维做好衍生品服务

时间:2016-07-14 01:23:07来源: 期货日报

  华泰期货董事长张涛:

逆周期扩张显成效,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逆周期扩张显成效,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截至6月30日,华泰期货的客户权益总额超过174亿元,在股指期货仍然受限的情况下重回2015年的峰值。历经去年市场的“过山车”行情后,不少期货公司尤其是券商系期货公司,无一不被市场的急转直下杀了个措手不及。而今再度回首,华泰期货的经纪业务不仅顺利乘着去年上半年金融期货市场红火的东风,也以商品期货领域的多年积淀和持续业务转型,在去年下半年至今迎来了逆势扩张。

  “作为一家衍生品服务提供商,平台的建设和体系的构筑都需要有长远的思路。2015年,我们可能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在逆势下提出‘结构性扩张’战略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去年至今,一些期货公司出现裁员或员工因业务量低而主动离职的情况,虽然我们也在做减法,但不同的是更注重效率的提升,从而通过精简机制带来更大的效益。”张涛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华泰期货的目标是成为一家更现代化的金融企业,一定要不断提升前瞻性的战略研判能力。

  大浪淘沙,2015年的市场行情不仅是对投资者优胜劣汰的考验,也是对期货公司综合服务能力的一次“突击检查”。回忆去年的情况,张涛说:“2014年,公司客户权益中金融期货占比以及贡献不足30%,2015年保证金规模在高峰期时,该占比最高时接近80%,到了年底,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各占半壁江山。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我们一直以来没有忽略和放松商品,在股指期货受限后及时发挥了多年来耕耘商品的优势,短期内保证金并未出现显著萎缩,中长期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逆势增长的潜力也相对更强。”

  除了以金融衍生品为重点同时兼顾商品外,业务思维的转变、股东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营业部的坚定执行,也对华泰期货的经纪业务转型颇有助益。“在开拓客户方面,需要以对冲思维做营销,先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后,再挖掘新的深层次需求。同时,依靠股东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的背景,我们加大了对IB业务的投入,以IB业务线作为‘排头兵’和‘先锋队’。”张涛举例说,具体落地时,紧抓客户结构的机构化趋势,通过大力推进产品化,加强同业合作,机构客户群体的培育成效显著。去年七八月股市红火时,许多证券客户有对冲需求,量化对冲产品呈“井喷式”增长,证券端的投顾和资金方均导流到期货公司,经纪业务往财富管理方向转型,有效客户的边界真正得以拓宽,参与度也更大,不再像以前“漏斗式”地被市场淘汰而消失。

  张涛认为,面对变化的“新常态”,期货行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必然会不断攀升,而在股指期货仍未放开、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期货公司最需要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如今期货行业整体仍然存在过度执迷交易、博弈、投机的情况,整个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格局,而真正要做出行业格局,从客户来说,就是要实现机构化;从服务来说,就是要针对产业拓宽加深。

  “目前期货市场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在真正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下,把握好去产能过程中企业套期保值需求的机遇;二是目前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增长迅猛,期货及衍生品须从对冲的角度切入财富管理领域;三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里,衍生品要找到准确的定位并予以落地,逐渐改变当前集中博弈和过度投机的格局。”张涛分析说,期货公司的产业服务要用心做深,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要持续加强,这是行业必须要补的一堂课。同时,超过120万亿元的银行资产中可发现、可结合的需求空间巨大,搭建好财富管理、产业避险与衍生品市场的中介桥梁是期货公司的当务之急。

  多年来,华泰期货一直是期货日报举办的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的指定赞助商,借助该平台,其经纪、资管业务也迎来了新的开拓契机和潜在增量。今年以来,在第十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既设奖项和奖金的基础上,华泰期货在客户营销力度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资源,针对参赛者另外自设了价值100多万元的奖项和奖金,而且这些投入在客户参与度层面体现的效果立竿见影。

  张涛告诉记者:“实盘大赛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契合度逐年提升,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对接和利用实盘大赛这个平台,并与自身战略和客户需求相结合,更加了解客户需求和交易习惯,以期将来运用到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与开发方面时能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截至7月12日,通过华泰期货报名参与第十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的参赛户数为1599个,有效参赛账户占比达到9.21%,参赛总权益也升至10亿元,参赛账户数和总权益跃居行业第二。

  两大平台齐头并进,创新业务体系逐步成型

  在张涛看来,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是期货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自身以大金融平台思维做好衍生品服务商的重点所在。在今年华泰期货的年会上,张涛提出了“一二三一二”的战略构想: “一”是指打造一个期货全业务链条,与集团业务融合协同,共享客户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指建设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子公司两大平台,以延长客户服务生命周期和服务好产业为目标,集中更多资源,在更宽的金融视野和范畴里拓展创新业务;“三”是指重点瞄准财富管理、产业服务、金融机构三大业务线。后面的“一二”可概括为“一核两翼”:“一核”是指投研的核心能力,着力打造大研究体系,以买卖方并进的格局,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两翼”是指场外业务和国际业务,未来要逐步做到金融与商品、场内与场外、国际与国内互联互通。

  从发展战略提出至今,对相关业务模块尤其是创新业务的重视在每个华泰期货人的实践中得到体现。今年上半年,华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场外期权业务规模位于行业前列。“2013年公司首次提出关于期权的战略构想,2015年组建好团队后,今年正式投入实战。现如今,各个交易所都积极推动期权上市,但在面临场内品种缺失的情况下,我们根据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场外期权。”张涛表示,正如这两年来资产证券化的繁荣发展,没有什么资产不能被证券化,而利用期权工具,同样是没有什么风险不能被对冲。

  “期权作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我们现在主要服务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000061,股吧)等产业,使期权为企业发挥价格避险功能。”张涛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称,目前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主要围绕合作套保和期现结合。基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未来将更多地往现金流风险管理方向发展,包括融资服务、仓单质押等。对其盈利能力,公司不提严苛的要求,而是注重修炼内功、体系成型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希望在三至五年内形成成熟的业务模式,未来也会考虑子公司裂变为专注某些品种或某些业务的独立平台。

  无论是期货公司还是监管层,对于场外业务,国内大部分参与者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对冲场外业务风险的渠道也受制于避险标的的匮乏。在寻找对冲期权的风险渠道时,张涛认为,打通境内外平台,充分利用场内、场外、境外的多个市场,是解决当前场外市场流动性难题的有效途径。

  “能使用标准化产品最好,不然就选择非标准化产品。”对于场外业务的风险点,张涛表示,公司非常强调对风险敞口的管控,在风控体系上力求对子公司实现“全覆盖、沉到底”的管控。首先,风险管理子公司的风控合规等负责人由母公司派遣,开展具体业务由投决会体系形成决议,通过分级授权来控制风险;其次,在项目负责人的筛选上,青睐既有现货经历又懂期货交易的“双栖”人才,适度放权,建立起完备的制度流程体系;最后,项目进行过程中若出现变数,将由独立的策略评价体系予以认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经纪业务和场外期权业务取得佳绩,华泰期货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发展态势也锐不可当。张涛表示,公司资管业务的平台化建设已经步入正轨,未来准备专门成立子公司,而无论是部门化还是子公司的组织架构,资管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平台化思维,并在平台上同步提升客户黏性及自身的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不应该是一项投机业务,在通道业务积累足够多客户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加快打造主动管理团队,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风控能力的提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往买方思维转型,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为其提供含固定收益、现金和商品对冲等FICC一站式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曾在华泰证券分管过资管业务的张涛认为,期货资管须将自身的衍生品优势镶嵌到集团的全业务链条中去。

  关于具体如何操作,张涛分析说,一方面,要加强与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将衍生品思维运用于债券、股票等产品的设计上,在大资管格局下将错位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主动管理能力,衍生品团队和研究团队策略并举推进。“目前,凡有下设大宗商品部门的大型券商都倾向于自己设计大宗商品交易策略,期货公司暂未介入,这导致券商在股票、债券产品设计中纳入衍生品的难度较大,现阶段对接银行代理业务时,衍生品也只是局部满足一些功能性产品的需求,如量化对冲产品对冲金融资产现货的风险头寸。”张涛认为,期货资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策略化、产品化,最大限度发挥期货公司的专业优势。

  在自主管理团队方面,张涛介绍称,从打基础到实盘交易,公司团队已经发行了数只CTA产品,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更加注重培养团队能力以及打造有特色的风控体系,强化交易经理对产品平台的依赖性,打好未来管理更大规模资金的基础。

  在研发方面,张涛认为,期货公司的研究团队现在普遍倾向于满足博弈客户的需求,研究报告也是趋势研究居多。“目前我们正在转变传统的研发思维定式,以做买方思维的卖方研究为目标,做既专业又实用的研究服务。长期来看,研发体系的建设需要同时兼顾买方业务和卖方服务。未来三到五年,希望能将策略团队分布到公司的各个平台,让客户一提到华泰期货就能联想到我们在某些领域的研发优势。”张涛说。

  境外业务蓄势待发,绘就国际化发展新蓝图

  除境内业务呈现诸多亮点外,华泰期货在境外业务方面也颇有进取。据了解,华泰期货的香港子公司向香港证监会申请2号(期货交易)和5号(期货咨询)经营牌照的工作进展顺利,有望于近期获批,美国子公司也在申请相关业务牌照,计划于今年9月开业。在张涛看来,期货公司国际化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满足客户跨境投资需求的必然选择。国际化的意义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具体如何落地执行。

  “整个期货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思考国际化,但是并没有真正‘走出去’。相比证券、基金公司,期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可以说是起步早、落地晚。”张涛认为,国际化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并从推动期货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如何与公司优势、客户需求结合就决定了每家公司实现国际化的路径和目标。期货公司国际化是选择主动“跳出去”以自身团队到当地去开拓市场,还是选择深入到一个成熟的载体或平台,然后嫁接回到自身呢?“对此,业内存在着一些分歧或讨论。我们更倾向于选择自身团队‘走出去’,这虽然会更艰辛,过程更漫长,但会走得更踏实、更长远。”他补充说,希望未来形成“大本营在香港,平台公司下面再控股美国公司等,各个板块独立化运作”的国际化模式。

  对于将国际业务的“大本营”定址香港,张涛向期货日报记者坦言:“目前香港市场的通道竞争非常激烈,我们更希望基于香港市场进行一些创新模式的探索。从成本预估及可能付出的代价等角度综合考虑,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人文、地理环境更为接近,所以团队试错的成本相对更低,环境也更为宽松。”

  值得一提的是,华泰期货的国际化业务同时着眼于更好地服务场外业务。“之所以将场外业务和国际业务作为战略的两翼,是希望其在发挥动力作用的同时,也能使公司整体战略的实现过程更加平稳。”张涛强调,在做场外期权业务时,需要更丰富的风险对冲工具。为实现风险的有效隔离,不排除在香港设立独立公司,在对冲渠道方面开展更多的探索。

  对于华泰期货的国际化路径,张涛进一步补充说:“希望以后能做成‘镜像’,以实现双向导流。具体则是将境内的客户资源和成熟业务向境外延伸,引导境外的优秀人才和成功模式与本土相结合并落地。境外资管、产业风险服务都是发展方向。”

  在专访结束时,张涛归纳了期货公司“走出去”需要注意之处:第一,以主动拥抱而非被动应付的态度,尊重当地的监管环境和制度,满足最基本的展业门槛;第二,国外市场的监管设计包括制度层面都有着深厚的逻辑,如果能真正去理解这些逻辑,对于期货公司未来战略的演进、创新的孵化都有帮助;第三,境外市场是开放的、多元的、包容的,所以竞争就很激烈。境外机构有的很垂直专注,有的比较横向综合,这些都需要期货公司去理解、品味、嚼透和消化,然后跟自身的特点有机结合,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罗浩 HN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