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访问随便吧,本站有各种流行工具,站长查询工具,便民查询工具等

境外游刷遍全球

时间:2016-08-09 14:49:03来源: 中国外汇

中国外汇2016年第2期
中国外汇2016年第2期

  境外旅游中最常用也是最便捷的支付方式就是刷卡了,因此境外用卡功课要做足。

  七、八月份历来是国内居民出境旅游的旺季。六月底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带来了全球汇率市场的巨幅震荡,英镑欧元一度暴跌。随着脱欧的持续发酵,其引发的蝴蝶效应席卷全球,也搅动了我国出境旅游的市场。

  早在年初,李玉的全家亲子游目的地就定在了英国,并提前半年开始做起了旅游攻略。英镑的贬值让她对此次旅行的购物热情更加高涨。在出境游中,购物无疑一项重要内容。李玉每次出国除了给自己和家人购物,还要帮朋友代购不少东西。欧洲作为不少奢侈品牌的发源地,价格自然较低,英国也是国内游客扫货的集中地。

  “现在正是欧洲的年中折扣季,加上英镑贬值,相当于‘折上折’。”李玉兴奋地说。从包、衣服、护肤品到儿童用品,李玉已经备好了长长的购物清单,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去英国愉快地买买买了。而境外购物中最常用也是最便捷的支付方式就是POS机刷卡了,因此,境外用卡功课无疑要做足。

  行前资金准备篇

  对于出国游,李玉可谓是久经沙场:“工作以来,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出国旅游,周边的日本、韩国、东南亚都已经走遍了,美国也去过一次,接下来就是欧洲和南半球了。”尽管行前的各项准备已是轻车熟路,但每次出行前她还是会再三确认有无遗漏,尤其是外币现金、银行卡等资金方面的准备。

  出游前,李玉都会准备一定量的现金,尤其是小额现钞。因为相比之下,小额现钞使用更方便,而大额现钞使用起来多有不便,一旦遗失或被窃,还会带来不小的损失。另外,如果未用完,回国进行现钞结汇时,价格会比购汇价差1%左右。因此出境前购汇应适量。

  个人持有的外币资产分为现钞和现汇:个人手持的外币钞票即为现钞,而通过银行进行的外币转账汇款则为现汇。由于现汇的流通性好于现钞,而现钞的存放、运送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银行买入现钞的价格低于买入现汇的价格。具体到个人,就是拿外币现钞去银行结汇时,银行的现汇买入价会高于现钞买入价,钞价比汇价略差不到1%。而个人在银行购汇,则不存在钞价与汇价的差距,现钞与现汇是统一的价格。

  目前,我国对个人自带现金出境限制在单次等额5000美元以内,超过5000美元以上要有相关机构开立的证明,否则会受到罚款等处罚。如果在15天内再次或多次出境,限额降为等值1000美元;如果一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限额为500美元。持卡人如果多次超限额刷卡,被发现后会受到全额没收等更严厉的惩罚。

  万一携带现金不足,就需要在境外ATM上取现。尽管这一方式能够直接使用国内银行较为低廉的外汇牌价,但发卡行和ATM装机行会各收取一定的提现手续费(各家银行的境外提现手续费标准不一),取现成本较高。因此,李玉通常很少在境外用银行卡取现,除非遇到现金确实不足的情况。

  此外,自2016年1月1日起,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要求,境内银联人民币卡在境外提取现金除每卡每日不超过等值1万元人民币外,还增设了年度限额:每卡每年在境外累计取现不得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各发卡行还可能对借记卡或者信用卡单独设定限额;同时,境外对于ATM单笔取款的金额限制也各有不同。所以,使用银联卡的游客如果有境外取现的需要,在出境之前还要多了解一下自己手中所持银行卡境外取现的相关规定。

  还有一项需要临行前完成的准备,就是信用卡临时额度的调整。信用卡的外币额度如果没法满足需要,最好在出行前拨打信用卡客服电话,调整信用卡临时额度,并且备注行程、国家、日期等内容。李玉曾经有一次在国外把额度用光才发现资金不足,只好打国际长途电话申请临时额度,又找国内的朋友帮忙去网点办理,耗财耗力,耽误了不少时间。临时额度具有一定的有效期,一般在30日内,到期后信用卡将自动恢复为原来的额度。客户应在有效还款期内及时还款, 否则可能会造成额度超限并生成超限费用。此外,出国前最好开通短信提醒,以随时掌握用卡情况。

  信用卡选择篇

  作为旅行和海淘达人,李玉光是各种银行卡就准备了六七张之多。各种双币种卡、多币种卡、全币种卡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哪种银行卡更适合境外使用呢?

  双币种卡,顾名思义是卡的币种为两种,是同时具有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的信用卡,卡面同时印有两个信用卡组织(银联和其他国际信用卡组织),可供持卡人在境内外使用,可以人民币和其他某一外币币种(美元、欧元、日元等)分别结算。双币信用卡在国内刷卡消费时,一般采用人民币结算,而在进行境外消费时,会自动进入外币结算系统。如果持卡人在境外刷卡时使用的是非卡片结算货币,该消费金额会由当地货币转换成卡片结算货币,转换过程中会产生1.5%左右的货币转换费。如在欧洲使用人民币/美元双币卡消费,进行货币兑换时先将当地货币兑换成美元,再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这其中就会涉及到交易金额1.5%的货币转换费,而两次汇兑过程也增加了成本。

  货币转换费的成本问题是很多国内用户境外用卡的一大顾虑,尤其对于境外大宗消费而言,如果可以免除货币转换费,当可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针对这个问题,银行也采取了相应对策。比如花旗银行对其所有信用卡产品都免除了持卡人美元信用卡的货币转换费(消费金额的1.5%);近几年国内银行纷纷推出的全币种卡,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免收货币转换费。全币种卡突破了传统信用卡单币种或双币种的限制,可同时满足多个币种的交易需求,更好地满足持卡人的境外消费需求。

  本身从事金融工作的李玉,长期关注信用卡的各类信息,说起来如数家珍。她说,相比而言,全币种卡更适合境外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不少银行(如招行中行)推出的全币种卡是Visa或MasterCard的单通道卡,不能走银联渠道,在国内使用很不方便。不过工行建行的全币种卡则是Visa/Master+银联的双通道信用卡,国内刷卡也没问题。因此,如果要兼顾境外与境内使用,应选择双通道的全币种卡,也可以考虑双币种卡。

  目前,国内推出全币种卡的有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等,各家银行推出的全币种卡产品各有特点(见表1)。

  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还会有境外消费多倍积分、消费返现等优惠活动,对于旅行达人是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出行前可以多加关注。花旗银行(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总监王颖介绍说,花旗经常推出美元信用卡刷卡现金返还的活动,只要持卡人使用美元信用卡在境外消费且达到一定的金额,现金返还的力度可高达8%。此外,花旗在海外的很多商户都设置了多倍积分/里程累积优惠,如在澳大利亚,在参与活动的酒店及百货类商户中消费,最高可享受8倍的积分累积。

  在Visa和MasterCard的选择上,二者作为国际上两大信用卡组织,各有其优势。相对而言,Visa在亚洲和澳大利亚受理的商户数量比较多,使用起来更方便。MasterCard的优势在于欧洲和北美。在均不考虑货币转换费的情况下,不同卡组织发行的信用卡走不同的结算渠道,在汇率上会有所差异,比较2016年7月5日的汇率(不能代表长期情况),可窥见一斑(见表2)。

  境外用卡汇率风险篇

  李玉出国旅游经验丰富,自然对用卡的汇率风险格外留心。因为她前几年在欧洲旅行时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用全币种信用卡在欧洲消费,回国还款时查询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时发现还多花了不少钱。既然是免货币转换费的全币种卡,这额外的成本来自哪里呢?

  经咨询,李玉了解到,其原因是她的全币种卡是以美元记账。她用全币种卡刷欧元时,这笔消费先由国际发卡组织转为美元,再通过银行按照当天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计算成人民币金额,然后记入人民币账户。而恰巧在她购物当天,欧元兑美元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则对美元只有较小幅度的升值,这样换算出的人民币账单金额自然要大于欧元直接兑人民币的成本。因此,对于以美元入账的信用卡,需要关注人民币兑美元以及美元兑欧元两种汇率的波动。可见走哪种结算渠道,以哪种货币入账,其中藏着不少学问。

  正是由于不同类型银行卡设计上的区别,汇率转换的时机不同。如果所去的国家货币发生大幅贬值,刷不同的卡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假如李玉此次前往英国旅游途中到回国还款期间,英镑仍在持续下跌,对于她的资金会有何影响呢?

  比如用银联标准信用卡在英国消费,消费任何币种,都以人民币入账。刷卡时即决定了英镑和人民币的比价,因此后续汇率的波动就无需考虑了。当然这也能够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如果是美元入账的全币种卡,在英国消费时,英镑金额会直接按当时的汇率转换为美元。之后的还款,要么直接还美元,要么用人民币购汇之后还款。这时候的汇率风险主要在于美元与人民币之间了。如果是人民币入账的全币种卡,情况则与银联卡类似。

  如果使用的是人民币加英镑的双币种卡,以英镑入账,那么还款时遇到英镑大跌,则相当于再打个折扣了。能够起到类似效果的还有多币种卡。比如工银环球旅行信用卡支持10个币种,其中包括英镑,直接以英镑入账,还款时遇到英镑贬值也可以被动地打折。

  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境外刷卡消费时,不必过度纠结汇率问题。毕竟,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并不是“过山车”。

  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金融市场部李大鹏告诉记者,从费用的支付方式上,无论是网上支付还是POS支付,都可以将支付货币划分为美元及非美元两类。美元支付的情况下,若使用银联卡则自动按当时汇率折算成人民币;若使用含境外组织的信用卡,则先按美元金额计入应付款项。在信用卡还款日前,个人可自主通过国内银行进行购汇,再将所购美元用于还款。

  他建议,若个人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并无把握,则优选银联卡消费。因为银联都是同各大中资做市商银行集中询价,择优成交,因此银联卡购汇价格最优。如果个人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有自己的判断,可以选择提前购汇或推迟购汇,或享受发卡行无息或低息分期付款等活动,来降低购汇成本。

  若是非美元支付,李大鹏排列的刷卡顺序为:银联卡、含旅游目标国货币的境外组织信用卡,最后是纯美元境外组织信用卡。也就是说,刷纯美元卡最不划算,因为该卡会自动将当地货币金额先折算成美元,而该汇率通常较差,是境内银行的近10倍,最高费率可达1%—2%。如果刷银联卡,会按当时的汇率直接转换成人民币;如果刷含目标国币种的境外组织卡,则会将该币种金额计入应付款项,要求客户到期还该货币。对于能够对汇率做出判断的客户而言,可以不选择银联卡,而是用含目标国币种的境外组织卡,再自行择机通过境内银行进行购汇或分期付款操作;但对于风险规避型客户,还是使用银联卡更为简单,价格也比较优惠。

  再过两周,李玉就要踏上期待已久的旅程。对于在境外旅游过程中还有哪些用卡、用汇的注意事项,李玉说,首先要警惕DCC这个大“坑”。

  DCC是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的简称,出现在信用卡刷卡交易中。DCC交易就是将当地货币(Local Currency)实时转换为持卡人的记账货币,以此来降低持卡人在交易日至还款日之间的汇兑风险。听起来是对持卡人有利,实则不然。DCC的汇率通常不太划算,DCC会把原本商户承担的一部分费用,直接转嫁到持卡人头上。

  李玉在欧洲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商户对客户使用DCC交易时,通常会给出一个汇率,由消费者选择是否接受,不接受的话可不使用DCC。但是李玉碰到的实际情况却是,直接让她签字。而她在仔细看后发现,回单上有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有的还可能出现“我自愿放弃MasterCard的汇率折算”之类的话)。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即拒绝签单,请店员撤销交易,转刷当地货币。要避开DCC,办法就是不管到哪,都刷当地币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刷卡时没有留意签了单,也并不表示必须接受。V/M Chargeback条款规定,只要提出拒付的理由得当,完全可以让收单行接受拒付并用商家所在国货币再次进行清算。境外消费的收单行在境外,持卡人可以通过发卡行向收单行提出拒付,拒付理由就是商家在未对持卡人做出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货币转换功能,从而要求收单行接受拒付,并使用商家所在国的货币再次进行清算。

  如果使用信用卡预定了境外酒店或者租车,又因故无法按约定入住或用车,一定要提前与商家办理取消手续。信用卡的预授权会占用卡片的信用额度, 对预授权消费款项结算记账时,原预授权将会自动取消;预授权发生30后天内若没有发生结算, 则该笔预授权将会自动取消。李玉告诉我们,曾经遇到过因未按规定提前取消预约而被商家从预留信用卡中扣除房费或租金不予返还的情况。因此,最好提前向商家了解取消预约的方式和时间等相应规定,解除预约时,客户还应向商户索取预授权取消代码,日后万一发生交易争端,可以用作证据。

  王颖提醒持卡人,还要注意用卡的安全问题。在一些存在风险的境外地区刷卡时,最好选择大型酒店、商场以及较正规的品牌店进行消费。如果在境外消费时发现信用卡或银行卡被盗刷,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开卡银行对银行卡进行保护或挂失。其次,持卡人在境外消费后应注意将签购单保留一段时间。由于签购单上有一些重要的交易信息,因此在消费后一段时间加以保存,除了可保证银行卡的用卡安全外,在发生银行卡的消费争议时,还可以作为相关的凭据。

  个人到境外消费时,一般对当地商户都不太了解,如何在刷卡时降低盗刷的风险?王颖建议持卡人,首先在境外使用信用卡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卡片,消费时切忌为贪图方便而把信用卡转交他人代刷,也不要随意将信用卡交给店员拿去结账。其次,最好选择一张带有信用卡遗失或盗刷保险的信用卡。第三,持卡人应在开卡后及时开通交易/支付提醒等功能,保证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账户的变动。第四,在刷卡时对商户有所选择,如对于集市中使用独立POS机的小商铺或街边流动性摊点,应有所警惕。最后,鉴于境外的刷卡消费习惯只认签名不认密码,不同于国内设置交易密码刷卡,因此,如持卡人在信用卡背后的签名栏处附有较难模仿的个性签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被模仿的盗刷风险。除了信用卡背面的签名,保护好印刷在签名栏旁的CVV2码也至关重要。

  与许多旅游达人一样,李玉的心得很多是吃亏、“交学费”换来的,也有朋友或专家传授的经验。她认为,出国旅行本身就是一个边玩边学的过程,会不断遇到新的情况和未知的挑战,需要多留心,多思考,“省了钱还长了见识,才是乐趣所在”。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