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央行表示,从2016年5月起,央行在每月初对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
央行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抵押补充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
此前,央行按月披露PSL的发放情况,今年前3月,央行分别发放抵押补充贷款1435亿元、356亿元和1345亿元。4月份国开行归还了36亿元,至4月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13911.89亿元。
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表示,PSL配合信贷投放,可以较好的起到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定向投放,有效降低全面铺开带来的负面影响。
●PSL定向工具加量
市场数据显示,4月的前20余天里,隔夜品种Shibor持续上涨,并一度企稳在2.0%上方,流动性较为紧张。4月25日,央行对18家金融机构开展了2670亿元MLF操作,并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4月26日,继续通过1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Shibor隔夜和1周品种的利率在26日分别下行0.9和0.1个基点。
尽管如此,逆回购和MLF仍只能调节中短期的市场流动性,而PSL虽然并未公布确切的期限,但它是长期限的工具无疑。
“央行的公告表明PSL地位提升,投放常态化,信号作用增强,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杜征征认为,PSL有利于投资资金长期化,锁短放长的思路在延续。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郑凌怡也认为,上述演变反映了PSL政策地位的提升。
对于PSL的“常态化”,两位分析师认为,这可以稳定政策性银行的资金预期和融资成本的稳定,是政府稳增长的重要一环。未来几个月,PSL的投放力度预计会逐步加大,对应的是政策性银行对政府项目支持力度的提高。
2014年4月,央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抵押补充贷款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
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在最新报告中表示,PSL可以将基础货币供给与信贷投放结合,使中国央行得以在灵活控制流动性注入节奏的同时,调节资金流入的产业部门,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降准预期或推迟
钟正生在研报中指出,央行对资本流出心有余悸,在结构性改革蓄势待发之际,降准的可能性将随PSL扩容而再度下降。
此前,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我国银行结售汇逆差呈逐月收窄趋势,显示在人民币汇率预期渐趋稳定的背景下,跨境资金外流压力明显缓解。
但美联储年内可能二次加息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人民币仍然承受着贬值压力。5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378点,报6.4943元,下调0.59%,创去年8月13日来最大百分比降幅。
“央行对超发货币引起通胀、汇率与资本外流问题恶化的谨慎态度,叠加经济短周期企稳,决定了央行不会再持续大规模进行货币投放。在货币供应量总量控制的情况下,PSL加量,意味着公开市场操作或将有所减量。”杜征征表示。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M2同比增长13.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期各项宏观经济数据亦显示当季经济有所回暖。新华社英文网5月2日也发表评论称,中国不会藉助大规模刺激措施,决策者已意识到这种短视政策的后果,况且中国还在消化上一轮刺激措施的副作用(如产能过剩),一季度信贷激增只是临时性的。
杜征征认为,通过带有政策性意味的贷款发放,可以提高有效供给,如支持棚改、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前两项和民生相关,后者与企业走出去相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站稳在50%以上,显示经济企稳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