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出的现实逻辑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全球金融行业积蓄已久的风险的集中爆发,更标志着全球经济传统供求关系的失衡。根据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毁灭”理论和近70年的历史实践经验,当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在低位徘徊的时候,就会出现内生性的产业创新,引发产业革命,实现新旧产业的更替。这一新旧产业的更替将打破原有的市场供求结构与平衡,造成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错配”。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传统产业结构框架下的全球实体经济发展已经趋于饱和,自2003年起,全球国际贸易增长率整体上都处于下降趋势。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传统产业结构框架下市场供求平衡,在传统产业供给过剩和新兴产业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全球诸多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分化,结构性矛盾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大瓶颈,全球国际贸易增长率也继续下滑,表明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明显的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也说明全球处于“结构转型期”和“技术创新集聚期”相叠加的阶段。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自2014年末以来,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结构性、周期性、内生性经济问题愈发凸显,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成为我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任务。为了抢占全球新产业革命的战略先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进入新常态,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仅仅依靠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远远不够的,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式推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转型,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既是对我国经济现实情况的深刻总结,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战略。2015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这五项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金融行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
金融的角色:引导与支撑
金融行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能够通过引导市场资金的流动与运用,起到联通、协调不同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也能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行业的角色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金融行业可以引导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目标。受到宏观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转变的影响,金融行业可以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社会资金从“两高一剩”行业中逐渐退出,实现去传统行业过剩产能的政策目标,并且,随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通过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PPP等金融创新方式和VC、PE等直接融资方式,金融行业可以将更多的社会资源配置到具有高发展潜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来,促进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实现补经济结构短板、补科技创新进步短板、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的目标。
其次,金融行业还可以起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消费作为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消费金融公司、P2P小额消费金融、电商系消费金融等金融模式和创新金融工具及产品,可以进一步扩大社会需求,提升社会即期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过剩产业库存。同时,随着股票市场、PE、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融资渠道和资产处置方式趋于多样化,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在市场融资结构中承受的压力也将随之降低,也可以使“僵尸企业”的资产与债务得到合理处置和有效化解,“杠杆化”问题将随之得到有效缓解。而且,随着社会融资方式的不断丰富与市场化,市场主体可以更加自由地根据自身需求与风险的权衡,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有效改善间接融资占主体的社会融资结构,从而形成层次分明的融资成本结构,在整体上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金融业如何引导、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于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金融在引导、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应该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构建、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发展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育VC、PE,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捕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机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科技水平的升级。推动新三板市场制度创新,包括建立内部分层制度、扩大投资者规模、加强对挂牌公司和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等,完善证券市场机制建设。加强直接融资工具创新,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规范发展网络借贷。
其次,推进金融行业业务转型升级,鼓励金融模式创新,满足客户潜在需求。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向,运用市场化手段,逐步平稳地降低对“两高一剩”和“僵尸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并购重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居民生活服务、创业群体、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等特色化金融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高适配性的金融服务,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此外,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兴科技,促进金融模式创新,满足客户资产负债管理、财富管理、资本运作、创新孵化、产业链组织等多层次、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
最后,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符合现代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结构。目前的监管结构对于日趋综合化的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已经显现出不适应。这种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金融抑制,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上效率不高。因此,我国需要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与微观审慎监管相配合,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稳定、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
(作者为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