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银行流动性充裕,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实体经济发放融资大幅增加,人民币贷款增幅高。” 7月15日,在2016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媒体吹风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发布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读。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618亿元。6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14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狭义货币(M1)余额44.3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剪刀差进一步扩大。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8万亿元,同比多增1044亿元;存款增加2.46万亿元,同比少增3808亿元。
具体来看,6月份M2余额14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而巧合的是,5月M2增速为11.8%,去年同期M2增速也是11.8%。对此,盛松成解释,三个时间数据相同历史少见,恰好也反映了货币供应量是平稳的,是比较好的现象。
数据显示,M1余额44.3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M2与M1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盛松成表示,尽管M2增速不是很高,实际上增速增量已经不小,因为M2已经接近150万亿,超过GDP的一倍,在全世界都是较高水平,市场流动性充裕。
盛松成解释,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以来,央行观察已到剪刀差越来越扩大,具体原因是,第一、银行存兑汇票减少,所以准备金存款相应减少;第二,地方债券大量发行,导致银行贷款形成挤出效应,货币派生能力下降,所以M2同比缓慢下降;第三,外汇占款持续下降1.22万元,同比多降8698亿元,直接导致M2下降。
M1上升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息差收窄;二是不少企业存在“持币待投资”的现象;一般情况下M1增加是经济向好的表现,但是从去年10月开始,M2和M1剪刀差不断扩大,这是历史上很少有的例外。主要是这也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投资收益低,投资意愿下降;第三是房地产销售活跃,使得大量居民存款和按揭贷款转换为房企的活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