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来,美联储官员轮番登场,并释放了支持年内加息的鹰派信号。然而,市场似乎并不买账,美元受益并不显著,除了黄金无力冲高之外,非美货币并未受到影响,油价同样上行,布油回到50大关上方运行。面对长期以来“光说不做”的央行而言,市场不禁要问——这回我们究竟该信吗?
联储官员放话支持加息
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Dudley)在北京时间8月18日晚间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正逐渐接近加息时间点,9月份加息是有可能的。他认为美国经济情况总体良好,且通胀也在逐步接近2%的目标,此前油价下挫是使得通胀目标久久无法实现的原因。杜德利拥有FOMC永久投票权,他也被看做与美联储主席耶伦看法相近的美联储官员。
尚无投票权的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Williams)同日表示,当前局势下,缓慢加息更适合,并呼吁加息宜早不宜迟。威廉姆斯还指出,美国经济保持强劲,且差不多已经处于全面就业状态;紧缩措施等待太久才实行或承担风险,此外,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会使得英国经济脱离轨道,未来几年希望能实现循序渐进的加息,薪资增速最终开始扩大,而薪资上涨则表明,美国通胀形势正取得进步。
此外,向来的“中立派”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Lockhart)也表示,不能排除9月加息的可能性。“基本面显示,消费增速较为可观,我并不认为美国复苏停滞。”
不但如此,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Greenspan)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我不觉得我们能继续在很长时间里保持目前的利率水平,他们不得不开始升高,当他们升高时,可能的上行速度或许会使我们感到惊讶。”
近期公布的7月FOMC会议纪要也包含了一些鹰派暗示,但同时,美联储也清晰地透露出不少的谨慎和犹豫信号。
会议纪要显示,众多委员都同意,在英国脱欧后,全球金融市场已经不断复苏,6月和7月的美国非农就业增长也逐步消除了此前的经济不确定性。
多数委员认为,经济增长将在下半年加速。眼下,美联储似乎分成了三大阵营——1)仍未准备好加息;2)准备好加息;3)称加息时点已经临近。
美联储还是一如既往地重申,未来如果加息,需要更多积极的经济数据予以配合。同时,一些成员目前担心通胀无法达到央行制定的2%目标。此外,虽然认可了就业形势改善,但一些成员表达了对未来新增就业速度的担忧。
嘉盛集团分析师James Che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会议记录公布后的市场即时反应看,金融市场明显将这种方向的不明朗视为较预期鸽派,或至少没有之前预期地那么强硬。即时市场反应验证了这种鸽派解读:美元快速下跌、黄金上扬、美国股市温和反弹。
12月加息概率大 聚焦长期风险
眼下,市场对美联储官员的言论“将信将疑”,这也是全球央行都在面临的沟通窘境。去年12月,美联储开启了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并预计2016年加息4次。然而,至今第二次加息也毫无动静,如今美联储只剩下了9月、11月和12月三次会议,其也将今年加息次数的预期从4次下调至2次。
美联储判断加息与否的前提便是通胀目标(2%)和就业。4.9%的失业率已创下危机以来新低,美国核心通胀指标也不断接近2%。然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长期经济下行的趋势似乎使得美联储愈发谨慎。
不得不问的是,对于这次的鹰派声音,我们究竟能够相信多少? 可能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Kaplan)的一番评价可以给出些许暗示。
近期,卡普兰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强调,近几个月的美国数据剧烈波动(choppy)。例如,二季度GDP数据大幅放缓——消费需求、最终需求数据不错,但仓库库存积累数据却拖了后腿,因此最终GDP数据净值是下降的,较为强劲的消费需求是一大亮点。
当被问及,对“基于数据”(data-dependent)来进行决策的美联储而言,这些互相矛盾的数据会否造成影响时,卡普兰对记者指出,“近期的经济数据夹杂着噪音,因此我在看实时数据的同时,也会试图以更全局性的视野来看待美国经济,要看更长期的趋势(secular trend)。”
他称,例如人口老龄化趋势,全球债务对GDP的占比持续上升,全球一体化也意味着,如果全球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世界各国都会被影响;此外,新兴的颠覆性创新力量不断崛起,新模式、新科技都冲击着各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和议价能力。
因此,卡普兰认为,即使短期经济数据偶尔闪现积极性好,但“总体来看,上述趋势会使得全球增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放缓。对于美联储而言,我们的政策回旋空间(policy maneuver,加息空间)也很小,必须要更加谨慎。”
主流观点认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美联储会更趋谨慎,但为了防止通胀超调、低利率下资源配置进一步扭曲,美联储至少会在今年12月加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