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指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但人民币想要谋求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1日公布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872,这相比于去年底的6.4936已经贬值近3%。受人民币大幅贬值影响,目前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使用占比收缩至近两年来最低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人民币汇率下跌主要与去年“8·11汇改”、英国“脱欧”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以及美元走势反弹等因素有关。
去年以来人民币出现的贬值走势,未免挫伤人们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下一步该如何迈进?在汇改的深水区,该如何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管控金融风险?7月23日,人民大学主办了2016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新闻发布会,针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会专家给出了建议。
国际化的双重效应显现
从2005年开始,中国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一路走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方向,建立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1996年开始,人民币被允许与外国货币实现完全兑换,但仅限于贸易,资本渠道完全关闭。随后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人民币汇率紧紧盯住美元,将汇率固定在8.28。
从2005年之后,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重新启用紧盯美元的紧急策略外,人民币汇率开始选择“一篮子货币”进行参考和调节。
2010年在恢复管理浮动区间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2011年中国在美国开通了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2013年,英国央行成为了第20个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央行。
尤其是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新货币篮子确定人民币权重10.92%,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融入全球一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人民币“入篮”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改革成果有效肯定,目前,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准备当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综合反映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的量化指标RII达到3.6,五年增长超过十倍。我国对外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接近30%,全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份额达到3.38%。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36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94.53%。另外,国际信贷、国际债券和票据交易中的人民币份额也快速增长,使得国际金融交易的人民币份额跃升至5.9%。
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显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来双重效应。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体现了一个国家货币的重要价值,增加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其潜在的循环性、互动性,更有可能触发货币国家宏观金融风险。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从去年“8·11汇改”开始,人民币汇率不断的下行,导致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剧烈波动,连续增长20多年的外汇储备突然开始下降。
“8·11汇改”是央行出于人民币加入SDR的需要等内外压力的考量,以及201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出口形势不利的压力作出的汇率政策调整。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2015年8月13日央行召开吹风会上曾表示,这次(8·11汇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的调整,使整个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有弹性的汇率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也是国际收支的稳定器。
但随后人民币贬值幅度加大,并不断积累贬值预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各种猜测。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扩大,A股市场持续性暴跌,都表明了市场主体对央行政策稳定和人民币未来走势的担忧。
当然,这个“意外的冲击”不乏来自于2015年这个“多事之秋”中出现的美联储正式启动加息进程、欧洲难民危机、英国“脱欧”以及民间投资下降、银行不良资产上升、产能过剩等因素。
鄂志寰认为,更多的还是来自于“8·11汇改”本身弱化了政府在中间价形成中的决定权,增强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从而中国资本市场价格、杠杆率和跨境资本净流入之间的关系由单向驱动变为循环式的互动关系。致使资产价格联动性和金融风险传染性明显提高,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更加敏感,出现“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情况。
另外,从人民币的功能性角度上看,中国社会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杨认为,作为“后起之秀”的人民币之所以被持有,无非是人民币是低风险,持有人民币相当于持有美元;人民币在不断持续升值,持有人民币就可以升值。
而从去年“8·11汇改”之后,“稳定”和“升值”两项都发生了变化,人民币的优势不见了。这在外界看来,会觉得中国很难有效地管理风险,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宏观金融危机。例如,2015年下半年外汇市场恐慌性的汇率超调,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呈现出断崖式的剧烈萎缩。
如何处理汇率波动与金融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指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然而,人民币想要谋求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主要原因在于,当今主要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鄂志寰表示,“目前,已经不再有非黑即白的二元选择,我们可能要面对的是一个多元经济主体和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局面”。
因此,面对灵活汇率制度伴生而来的汇率波动和极不确定性汇率预期,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里程碑之际,需要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度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高技巧的自我平衡。
究竟怎样的技巧既能处理好汇率的波动对国内经济金融产生的冲击,又能防范和管理好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表示,还需要借鉴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
向松祚认为,德国和日本两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由低而高的过程中,因货币当局的不同抉择而导致本国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产生的截然相反的走势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车之鉴。
德国在货币国际化初期将汇率稳定的目标放在首要位置。并为此不惜重启资本管制、暂缓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等行为,从而巩固了本国的实体经济、保持了贸易优势,还为马克汇率的稳定提供了支撑。相比之下,与德国货币国际起点相似的日本,由于高估了本国实体经济应对汇率升值冲击的能力,再加上对内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从而使日元国际化水平迅速下降。
因此,在政策调整上,不应该急于求成,要在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管理部门等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逐步开放汇率和资本账户。
另外,“差不多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会面对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的问题,但是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都会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或者说深水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代表谢尔盖·劳拉说。
谢尔盖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市场经济金融还处在初级水平,金融产业起步时间不长,面对国际市场的突发金融风险,还不能够与国际市场成熟的对接。在这种政策调整的敏感期,任何动作都会对经济、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审慎对待。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丁志杰深有同感。他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首先开展了经济自由化,导致了货币巨幅度贬值、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拉美陷阱。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拉美国家的货币并不是国际货币,即货币和资产国际性不强。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突然完全开放,这个国家在国际上被接触到的资产非常少,一旦需求超过供给,其国家的货币就会出现大幅度贬值,给其国家和人民生活造成困境。
业内专家纷纷建议,在当前应将维稳汇率市场作为央行政策目标之一,稳中求进。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作为制度保障,将汇率管理作为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抓手,将资本流动管理作为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关键切入点,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和跨市场的传染效应,确保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报告》建议不要急于求成
面对去年“8·11汇改”后国内外市场的强烈反应,《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指出,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复杂性,贸然采取开放性货币政策将极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损害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目前不宜再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大变革,应该在小的领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将‘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有效汇率作为衡量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主要参照系,理解并接受新的汇率形成机制”。
《报告》还建议货币当局应该采取“资本自由流动+浮动汇率+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宏观金融政策组合。不急于求成,在充分做好应对国际资本冲击的准备后才可逐步放开汇率和资本账户。
另外,需要不断丰富人民币的风险管理工具。现阶段人民币的风险管理工具数量少、种类有限,并且几乎全部集中在人民币兑美元上。如果没有对应的风险管理工具,未来汇率波动对微观主体的影响会更加剧烈,反过来激励市场更加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与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
在政策和实体经济方面,在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要积极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帮助,引领国际资本支持“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并以此为契机,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政策制定,不断争取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
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做到内外并举提升技术水平,着重调整金融结构,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鼓励民营企业进行直接投资。
■资料链接
SDR货币篮子,即Special Drawing Rights,中文译为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69年9月创设的一种储备货币工具,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主要目的是为了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只能由中央银行持有。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
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还可以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约定2016年10月1日,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5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
“8·11汇改”,即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