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高层18日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表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逐步活跃,香港应该借相关规划带来的契机巩固及提升人民币业务优势。未来人民币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货币,美元指数长期保持相对强势,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有较大贬值压力,而人民币相对这些货币出现小幅上升,具备规避风险的价值。该人士指出,“一带一路”带来巨大商机,香港应抓紧推出相关措施,深化人民币离岸市场,完善人民币融资渠道,吸引融资机构,强化离岸人民币风险对冲功能。
中银香港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过去七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日趋紧密,加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临近的先天条件,多项跨境人民币政策在东盟得到落实,推动人民币在当地开始较广泛使用,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使用加速提升。
报告指出,首先,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企业在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的程度不断提高。去年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4700亿元,占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11%以上。根据SWIFT在今年2月公布的统计,马来西亚与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支付结算货币中,人民币支付结算量按年增加68%,占比约8%,成为继美元之后最大的支付货币,超过当地货币林吉特。其次,人民币在东盟的投资渠道相继拓宽,融资功能也逐渐强化。投资方面,东盟成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RQFII)重要试点。RQFII先在香港推行,后相继推广到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目前可供东盟申请的RQFII投资额度共2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额度约17%,开拓了当地人民币投资渠道。融资方面,中国在新加坡试点推行跨境贷款和发债等政策,于2014年允许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内的企业直接在新加坡的银行进行人民币融资以及到当地发行人民币债券。其后,政策规模更扩大至苏州河天津全市。截至2016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的人民币跨境贷款合同余额共32.3亿元,提款额达24.7亿元。第三,人民币受东盟地区的央行重视,纳入储备的意愿逐步增强。为支持东盟短期人民币流动性,推动当地人民币业务在更利于有序开展,多家东盟央行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的中央银行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汇率相对当地货币稳定,人民币资产开始作为央行分散投资的好选择。据了解,约半数东盟的中央银行已经将人民币纳入他们的外汇储备,并表示会逐渐增加人民币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