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辽河”的发源地辽宁省清原、新宾两县,60%以上的村屯在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深山里。作为辽宁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当地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进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源头”,人行抚顺市中支在“三严三实”精神指导下,从改善信用环境、信贷环境、支付环境着手,有效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打造诚信“生态圈”
在推进“金融创新示范县”建设中,人行抚顺市中支把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各类经营主体开展信用辅导,使“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在偏远山区蔚然成风。
“有了这个"金字招牌",今后再也不用为贷款发愁了。”家住新宾县新宾镇的人参加工户林晓明指着墙上“诚信商户”牌匾对记者说。2015年林晓明被评为“诚信商户”后,成功获得银行授信100万元,不仅不需要抵押品,利息还能打折。
从2014年开始,人行抚顺市中支出台《小微企业优质信用客户阳光培育实施方案》及《金融创新示范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选取优质客户进入信用成长“培育池”,并建立信用培育重点联系行制度,派出“诚信顾问”手把手帮企业建章立制、完善财务管理。该行还与第三方评级机构合作开展外部评级,作为对内部评级的有效补充。目前在清原、新宾两县,共有261户像林晓明一样的涉农小微企业成功获得银行授信,累计发放信用贷款7.31亿元。
播洒信贷“及时雨”
“自从家里盖起了暖棚,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在清原县枸乃甸乡朱家堡村的草莓种植户庞国华家的暖棚里,一颗颗鲜嫩欲滴、香甜诱人的草莓掩映在绿油油的叶子下,宛如一片绿莹莹的锦缎上嵌着的红宝石。“如果没有农行的7万元贷款,暖棚根本建不起来。现在是草莓最贵的时候,每棚的收益少说也得过万元。”庞国华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
“一般农户只能贷两万元,由于我行与村里建立了"主办行"关系,村民最多能贷到20万元。”农行清原县支行行长马忠学告诉记者。随着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快速发展,现有农户贷款产品已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对此,人行抚顺市中支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的意见》,通过让银行与农业主体“结对子”、“认亲戚”,为三农送去“及时雨”。截至目前,仅清原县“银农”联姻就有148对,贷款余额1.3亿元。
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人行抚顺市中支还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先后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妇女创业贴息贷款、企业商户联保贷款、农户信用保险贷款等一批可持续、易复制、能推广的融资产品。3年来,该行累计投放支农再贷款18.41亿元,落实“普降+定向”的存款准备金管理政策,为5家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7.16亿元;发放农村妇女小额创业贷款22.2亿元,惠及4.6万余户农村家庭。
铺就支付“高速路”
“没想到在这儿也能"闪付"交费。”在清原县长岭街与清河路路口的百泰首饰店,消费者掏出手机在POS机前一挥就完成了支付。记者发现,在这条商业街上,几乎家家店铺都有一台POS机。“这里是"刷卡无障碍商贸一条街",目前共布放POS机1432台,覆盖商户1500家,具有刷卡付、闪付、全民付等多项功能。”农行工作人员表示,在当地不仅有“刷卡无障碍一条街”,还有“刷卡无障碍景区”、“刷卡无障碍市场”。
“以前到乡农电所交电费要走十几里山路,现在只要拿银行卡到村里的小卖店"一刷"即可,真是太方便了。”在距离清原县城43公里的夏家堡村,正在缴电费的村民李景辉对这种新方式赞叹不已。
“让普惠金融的触角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是我们开展"金融创新示范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还将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把金融与农业信息融合在一起,建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人行抚顺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刘克宫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改善当地农村支付环境,人行抚顺市中支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开展移动支付和金融IC卡应用推广。该行还大力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村村通"”工程,目前已在全市303个行政村建设惠农综合服务站242个,布设助农取款服务点709个。